阅读新闻

当今邮坛二三事

[日期:2006-11-03]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士文 [字体: ]

  1.大部分邮票抽象化设计,邮人不满意。诚然,抽象化设计是邮票设计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一年中大多数邮票都采取抽象化设计的话就有失偏颇,有的邮票图稿的设计水平就是小孩子都可以在电脑中做出来,根本就不是国家水平。抽象化设计的最大缺陷是图案所表达的内涵不容易被人理解,邮票的宣传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邮票图案来体现,如果邮票图案让人看不懂,怎么会起到更好的宣传教育功能呢?

  2.前几次邮票销毁量迟迟不公布。经过几次全国范围内大幅度销毁邮票,原来公布的发行量肯定发生了变化,去年实施销毁政策时已经承诺公布发行量和存世量,但有关部门时至今年10月也没有公布销毁数量,有人猜测是要等到《新版邮票目录》发行后再公布,其实国家销毁统计工作早已结束,可迟迟就是不公布数量,有关部门更是保持缄默,这一点让邮人实在是不好理解。

  3.邮品发行过滥。不但个性化、地方性的邮资封片呈无序的发行状态,就连今年的有奖明信片发行也进行了大幅度扩容,由去年的4种增加到6种,特别是增加了面值9元、加上贺年邮票小全张3.2元面值,总面值12.2元的所谓幸运封,其售价达到30元,凭什么定的价?不顾需求,片面进行的所谓“市场化运作”给使用及收藏者增加了负担。更甚的是,幸运封的奖品中三等奖为高附加值邮品,本来高附加值邮品在集邮界已经不仅是颇有微词,而是“臭名远扬”。我国前几年引进了雕刻版印刷设备,现在,在大多数新发行的极限片制作上得到了应用,本来这是好事,但定价太高,邮票尚且按面值出售,怎么制作成极限片,就成了“天价”?原来物美价廉的东西,现在成了典型的高附加值邮品。用这些东西来吸引人的眼球,不知发行部门是怎么想的,难道我们的邮品发行仅仅是为了圈钱吗?

  4.制定的政策亟待完善。一是新邮零售政策形同虚设,多数地方零售新邮的规定成了一句空话,稍微紧俏一点的邮票邮品是很难以零售的方式买到的,即使有了零售,其四方联中配套的小型张也不见了踪影。邮政部门的政策发布了,底下执行不执行除了部分媒体曝光外,管理部门无人理睬。这对邮政部门内部听话的企业和广大邮人来说是极端的不公平。二是预订新邮生肖增版的寄发明显是费时费力。从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来看,底下的邮政企业真的是不好管了,让他们代发是让人不放心。既然这样,何不就把新邮放在邮政窗口敞开销售?三是邮政体制改革后,未见有大的转变,邮政管理机构在邮票发行、邮品制作中没有发挥监管作用,一些高附加值的邮品有增无减,个别邮票(如贺年邮票)增加了3元面值。前几年生肖邮票中的桂号面值早已被取消,怎么现在又开了倒车?

  在集邮界,总是提倡快乐集邮、和谐集邮,但邮票发行过程中的种种不和谐音符总是令集邮者不满,长此下去,集邮界怎么才能够和谐发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无奈的邮市之秋
下一篇:“老北京风情”纪念封美中不足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