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紫砂学教授花九年复原 曼生十八壶下月重出江湖

[日期:2006-10-29]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 [字体: ]

井栏学士壶(复原品)

石瓢学士壶(原件)

周盘学士壶(原件)

井栏学士壶(原件)

    首位紫砂学教授花费9年时间复原 艺研院、国博义务监制

 喜欢紫砂壶的朋友对“陈曼生”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正是他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融入紫砂壶,并创造性地创作了紫砂壶历史上的经典之作——曼生十八学士壶,才使紫砂壶完成了从工艺品到艺术品的转变。然而200多年风雨变换,绝大多数的曼生十八学士壶已经难觅踪影,逐渐变成一个传说。下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监制的曼生十八学士壶将和世人见面。

    溯源

    名壶源于凄美爱情故事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浙江杭州人,生活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擅长文辞,精于雕刻,以书法篆刻著称,是清代最具影响力的篆刻群体“西泠八家”之一。

    关于陈曼生是如何创制出曼生十八学士壶这一紫砂壶史上的经典之作,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陈曼生与富家女子松梅自小情投意合,品茗茶论人生。陈曼生非常喜爱松梅经常为他沏茶的小壶,松梅便送给他。但是最终因为门第悬殊,两人未能走到一起。

    因思念松梅不得音讯,陈曼生便将情谊藏于心底,奋发苦读,最终在嘉庆六年的科举中脱颖而出,嘉庆21年开始担任溧阳县县令。虽功成名就,但每每捧着心爱之人所赠紫砂小壶,陈曼生还是深感遗憾。后来,陈曼生结识了当时的制壶高手杨彭年,两人一见如故,创作出了千古佳作曼生十八学士壶。其中,陈曼生设计壶型、篆刻铭文,杨彭年具体制壶。

    崇拜苏东坡做南瓜提梁壶

    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复原曼生十八壶发起人、玉露文化艺术公司总经理刘驰宇根据历史上留下的零星记载,认为曼生十八学士壶应当为南瓜提梁学士壶、石瓢提梁学士壶等十八种造型。

    每一把十八学士壶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南瓜提梁学士壶,也叫东坡提梁壶,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三叉提梁。陈曼生一生崇拜苏东坡,自诩“坡仙之徒”。他的生日聚会上,好友郭麟谈及当年苏东坡“松风竹炉?熏提壶相呼”,提议陈曼生何不古为今用,生火煮茶?陈曼生萌生创作提梁壶之意。众人散去后,陈曼生秉烛夜思,恰巧侍女送来南瓜羹,他便想起当年东坡归田,院内外种了很多南瓜,便马上以南瓜为壶身,上加三叉提梁,设计出了南瓜提梁壶。

    现状

    深锁保险柜难见其貌

    陈曼生去世后,没有人将他的曼生十八壶很好地保护、整理,能够流传至今的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至于什么原因,现在没有资料记载。刘驰宇介绍,当代国画大师、著名收藏家唐云有幸收藏到其中八把,后捐赠给国家,国家特意为此在西湖边盖了唐云艺术馆,主要的目的就是妥善保存这八把“国宝”壶。另外,上海某地也有一把,但据有关专家鉴定,当为高仿壶,非曼生原壶。

    “去年我曾特意去了一趟唐云艺术馆,想一睹曼生壶的风采,但没想到它们一直锁在保险柜里,平时并不展示,就没好意思提出让人家调出来,遗憾而归。”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张晓霖回忆。

    复原

    首位紫砂教授亲自操刀

    刘驰宇自幼喜爱紫砂壶,对中国文人紫砂的研究颇有造诣。1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藏书里偶得一张曼生石扁学士壶图片,从此便不可遏制地迷上了曼生壶,得知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博物馆珍藏有曼生壶,便不远千里地一次次往返其间,只为一睹其风采。

    1994年至1997年间,刘驰宇数次南下苏杭、宜兴等地,偶然遇到同样酷爱曼生铭壶的紫砂艺术大师堵江华,两人萌生了复原曼生十八学士壶的梦想。堵江华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紫砂艺术教授,也是我国第一个紫砂学教授,从事紫砂壶制作20多年。这一情景,不由得让人想到200多年前陈曼生邂逅制壶高手杨彭年。得知刘驰宇、堵江华对发展中国紫砂文化付出的努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免费为其监制、学术把关。

    九年毁掉几千把壶

    存世的曼生壶本身就很稀少,有关其壶式的资料更稀少,所以民间流传有千百种曼生十八式的版本。

    刘、堵二人收集了古今所有关于中国紫砂的专著、文献、图片,历经大小百余次专家研讨,曼生十八学士壶中的每一式的大小、高度、造型、铭文、篆刻乃至骨架、神韵、用砂、颜色也都经过了翔实的论证,才定下了曼生十八学士壶的最终图稿。

    “在我们的‘威逼’下,才40多岁的堵江华由于用眼过度,现在戴上了老花镜。”张晓霖介绍,曼生十八壶的每一种在研发的过程中都有专家团在场进行监制、研讨,不允许有一点瑕疵。9年来,堵江华平均三四天做一把壶,专家稍有不满就要立刻被毁掉,迄今被毁的紫砂壶有几千把,碎片已经堆了一屋子。

 价值

    知名书画家欲以作品交换

    史载广东巡抚、收藏家吴大,曾四处寻求曼生壶却没有结果,万分感慨地说:“金银非老夫所爱,乌纱亦非老夫所求,惟曼生壶令老夫心动而终难遂愿,此乃一生之憾。”曼生十八壶的珍贵由此可见一斑。

    刘驰宇介绍,复原的曼生十八学士壶几乎可以乱真,和国宝曼生壶相比,由于现在可以借鉴电脑技术,器型更加规整。复原的曼生十八学士壶为限量创作,每把只做60把。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已分别收藏了一套。

    张晓霖透露,不久前曾有某知名画家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一把早期的曼生壶,欲以画交换,被他婉言谢绝。现在,虽然曼生十八学士壶正式亮相还在下月,但很多著名艺术家都表示了收藏的愿望。(记者孙玉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邮政贺卡11月1日登场
下一篇:收藏古玩绝不能按现有书本上的方法鉴定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