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深圳,一切皆有可能!

[日期:2020-10-14] 来源:集邮博览  作者:陈朝隆 [字体: ]

今天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于我们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转折点,成长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



深圳因域内河沟深浚而得名,简称“深”,别名“鹏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广州左卫千户张斌为抗击倭寇奉命在广州府新安县大鹏半岛修筑“大鹏守御千户所城”(简称“大鹏所城”),由此开启了当时的海防重地新安县(宝安县的曾用名)的一段辉煌历史。大鹏所城此后一直守护着深港地区的海防安全,多次抵御、抗击倭寇和英国、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在明清两代,“沿海所城,大鹏为最”。这里曾是鸦片战争的肇始地,1839年赖恩爵将军率领所城将士取得了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2001年,保存完整的大鹏古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深圳“鹏城”的别称,由此而来。


南国滨海的地理环境


深圳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下辖9个区和1个新区,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北连东莞市、惠州市;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南邻香港新界;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

(图1)

深圳市依山临海,海洋水域总面积1145平方公里,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海岸线总长260.5公里,拥有大梅沙、小梅沙、西冲、桔钓沙等知名沙滩,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湾红树林、梧桐山郊野公园、内伶仃岛等自然生态保护区。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362条,分属12大流域。深圳西部属粤中丘陵平原区,东部为粤东沿海丘陵区。莲花山余脉东西向横贯东南部,直达海岸(图1,卫星影像图)。

(图2)

(图3)

深圳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4-22.3,年降水量1926.7毫米。夏、秋多台风暴雨,晚秋有寒露风,春有低温多雨危害。植被有季风常绿阔叶林、旱中生性亚热带草坡、红树林和马尾松林等。土壤有赤红壤、滨海砂土、水稻土等。农作物以水稻、蔬菜、花生、甘蔗等为主,丘陵台地盛产荔枝(图2)、柑橘、沙梨、菠萝(图3)、香蕉、龙眼等。海水养殖条件良好,盛产虾、蟹、贝及名贵鱼类。本地特产有沙井蚝、大鹏鲍鱼、龙岗鸡、金龟桔、南头荔枝、南山甜桃、石岩沙梨等。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图4)和穿山甲(图5)等。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铅锌、钨、锡、铋、石灰石、大理石、高岭土、钾长石等,亦有温泉和碳酸矿泉水等资源。  

(图4)

(图5)

         
悠长久远的人文历史


深圳虽然是一座年轻的超大城市,但她实际已拥有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170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600多年的海防史和悠久的移民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深圳地域已有人类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越国、楚国属地。秦时属南海郡,后属南越国地。东汉属交州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东晋咸和六年(331)始设宝安县,属广州府东官郡。唐时成为海路交通要塞。宋时为南方海路贸易枢纽、食盐产区和珍珠贡品产区。清康熙七年(1668)建深圳墩台。1979年撤宝安县设深圳市。1980年在深圳市南部划出“经济特区”,从此深圳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速通道”。

总体来看,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地当海防门户的深圳,主要担负的是国家和地区边防要塞的角色,经济功能被置于次位。因而,直到近现代,深圳都不是一个热闹繁荣之地。建国初期,由于与一河之隔的“东方明珠”香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当年的宝安县曾经历了数十年的“大逃港”之痛。大量的人口外逃,导致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宝安县的人口基本维持在30多万未增,与同期全国人口猛增的态势形成巨大的反差。

(图6)

改革开放后,政策优势和特殊的地缘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成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形成独特的移民文化。2002,深圳已拥有55个少数民族,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汇聚齐56个民族的大城市(图6,华侨城)。


举世瞩目的深圳奇迹


自从“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后,深圳迎来了又一个“高光”时代,以“特区”的形象踏入新的历史舞台,为世人所瞩目。1980年设特区之初,深圳常住人口为33.29万人,GDP2.7亿元,城区面积不足3平方千米;2019年其常住人口增至1343.88万人,GDP26927.09亿元,城区面积扩至927.96平方千米。建特区至今,深圳的GDP增长了近万倍,其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罕见!


(图7)


短短40年,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蝶变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和创造力的国际化创新型超大城市(图7),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8)


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图8)。


彪炳史册的特区贡献


深圳模式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改革开放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发展模式(“深圳模式”)和人文精神(“深圳精神”)两个方面。

深圳模式
特区设立之初,中央政府“只给政策不给钱”,全靠地方政府自己想办法解决所需的建设资金。在这种背景下,新中国第一支股票“新宝安”应运而生,“外引内联”的经济发展序幕由此开启。近几十年来,深圳走出了一条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从陆域经济到海洋经济(图9),从来料加工到模仿制造、自主制造、自主研发的转型升级。近年,深圳开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高精尖产业。深圳的发展模式,为国内外其它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图9)
深圳精神
“敢为天下先”、开放包容和勇于创新是深圳精神的主要特质。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创造了1000多项国内“第一”。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资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基建体制、土地使用和住房制度、价格体制、企业体制等方面的单项改革,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创办股份制银行、发行股票、建立证券交易所、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法规体系等专项系统改革,深圳的探索尝试从未停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促成了世界级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在深圳不断涌现。

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从最初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到今天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深圳完成了发展优势的自我强化和结构升级。可以说,近几十年来深圳突飞猛进的发展是荟萃全国人文精华的结果;换言之,深圳模式是中国文化这根粗藤在南海之滨结出的硕果。因而,深圳对中国未来发展的贡献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和文化层面。

鲲鹏展翅,云路万里。鹏城深圳,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姚任.从“经济特区”到“城市范例”——以宝安视角看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使命变迁[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4:6-12.

[2]刘影,睦纪刚.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科技创新是造就“深圳奇迹”的关键力量[N].科技日报,2020731日第005.

[3]陈金海.“深圳故事”讲述全球化城市发展新语境[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0,(4:75-80.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10月25日增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下一篇:摄影大赛|第十四组获奖者是谁?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