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集邮者来说,每个人的手头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一些过时的全新的旧封。这些旧封对于大家来说犹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对于它们的出路不外乎用来寄信或者处理给废品回收站,这样实在让人感到惋惜。这样的旧封我手头也有不少,这类旧封在我的手上却别有一番新意。
福建省邮票公司曾于1984年10月为在福州举办的《中国邮票设计家作品展览》设计发行了一套美术纪念封,全套20余枚全部选用了参展邮票设计师的邮票设计图稿,十分精美,发行后深受集邮者的欢迎。我的手头也有不少这样的空白美术信封,在欣赏的同时一直在为它们的“出路”发愁。
正好2000年10月9日,中国邮政与巴西邮政共同发行了《木偶与面具》邮票一套2枚,其中的一枚就是以泉州木偶里的孙悟空为主图。在发行当日我选用了该套封里的第6枚,由李大玮先生设计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封贴上“木偶”邮票加盖当日的首发纪念戳和邮局宣传戳,制成了这样一枚别具一格的首发纪念封。此封一拿出,很受邮友青睐,纷纷向我索要,不一会儿,我制作的封就被大家“瓜分”得只剩下一枚。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我制作这种纪念封的劲头一发而不可收拾,到了2003年万维生邮票艺术馆开馆的时候,我又从该套封里找出了当年万维生先生亲自设计的“天鹅”封加贴他本人设计的“天鹅”邮票,加盖了该馆的首日风景戳,又请万先生亲笔签名,制作了向枚纪念封,大部分通过现场的临时邮局实寄给了各地的邮友。最后剩下了一枚打算自己收藏,不想被泉州籍集邮家吴宝国先生看到了,他也不客气地一连夸说这封做得很有新意,一边就向我索要,我也顺水推舟把封送给了他,从此与他结下了一段邮缘。
现在手头的封是越来越少了,但我制作这种纪念封的劲头却没有松懈,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翻箱倒柜地搜寻可用的空白旧封来制作纪念封。这样既为原本用处不大的旧封找到了“出路”,又为自己的集邮生涯增添了一分新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