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届都市的人们,上山采摘山货野果,别有一番感受。同楼一对父子俩,也到山里去“抢秋收”。然而,由于没有经验,在山里转悠了——整天,也没有采到几块蘑菇。第二天,父子俩决定不再找蘑菇了,而是采摘了一些山里红、山梨等野果;还精选了多种植物根茎叶的标本,满载而归。父子俩先到农贸市场卖掉了部分山货野果,用所卖的钱买回了一些鲜嫩的大蘑菇,然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当某个预期目的直接达不到时,不妨绕个弯。
前些日子,全国“迎奥运体育专题集邮收藏博览会”在辽宁盘锦举行。我并不收集和研究此类内容,但在邮友们的鼓动下,觉得还是不应该失去这次观展的机会。在展场,见其他邮友购买体育邮品、加盖体育专题邮戳、会晤体育邮友等,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则生出了一丝失落感。这时我突然想
起了“绕个弯”的想法。时下我正在着手筹组《走近黑便士家族》邮集,在计划页的设计上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我便在展场着重学习了各部邮集的计划页制作,并将那些优秀、新颖的结构设计用数码相机拍照下来。回来后认真地加以对比分析,再结合自己邮集的情况,反复推敲、优化和借鉴,很快就设计出了比较满意的邮集首页。除此之外,我还对古典邮品——英国的“马尔雷迪”邮政用品在本次体育邮展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地扫描。回来后写成了一篇论文,很快就被一家媒体刊用。至于将此次观展活动写成纪实,在京城邮报和本地媒体上发表,那可算作第三个收获了。就这么一“绕弯”,看起来本无目的的一次成行,不就有了“一举三得”的收获了吗!
学会“绕弯”思考,对我们这些热爱集邮的同仁来说,是很有益处的。比如,我们谁都愿意利用休假时间去逛逛邮市,而去之前又经常是带着一定目的成行的:不是想要找这个封,就是要配那个票。可有时候却偏偏不遂人愿——什么也遇不到,空手而归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你的头脑不妨
“绕个弯”,选购一些不在自己此行计划之内、也并非自己专题所需但却难得一见、且比较廉价的邮品带回来,供日后让给需要的邮友或委托拍卖。这样不仅可以弥补你白搭一天工的损失,说不定还可以,小赚一笔呢!不过这得需要有一定的邮识准备,特别是那些你的专题以外的东西,对它们的用途、真伪和价格及其市场表现等,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不能单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就盲目决策,而造成套牢,给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生活中、集邮中,需要“绕弯”的时候很多,但也可以绕出成果、绕出效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