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征集选题能否成为长效机制(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11-12]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刘延河 [字体: ]

    前不久,全国集邮联通过报刊征集“建国60周年邮票”和“20092010年纪念邮票”选题,国家邮政局网站也刊登了征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邮票选题”的消息。近日《中国集邮报》以《灵感的汇聚》为题总结了“20092010年纪念邮票”选题征集活动,“大庆油田”、“圆明园遗址”、“曹禺诞生100周年”等选题,让人大开眼界。要是没有选题征集活动,这些好点子就很难脱颖而出了。感慨之余,引发笔者的深思,征集选题能否成为长效机制呢?   

 

征集邮票选题不要“临时抱佛脚”,最好五年一个阶段长期进行。比如2010年征集2011-2015年的选题,到2011年则接受2012-2015年的选题,以此类推,五年之内集邮者可以不间断提出自己钟情的选题,邮票选题委员会要派专人负责此事。   

 

征集邮票选题的范围不应拘泥于纪念邮票,要扩大到特种邮票、普通邮票、个性化邮票等方面。虽然邮票选题委员会有各方面的专家和人才,但毕竟人力、精力有限,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而集邮者里不乏有专长的人才,他们能提出邮票选题委员会还未想到或者更具专业性和代表性的选题。   

 

为了鼓励集邮者多提好建议,激发参与热情,邮政部门可以每年设置“最佳单项选题奖”和“最佳年度选题奖”,对集邮者提出的单项选题和年度总选题最优者给予适当奖励。奖品可以是报刊、年册或者邮品,花费不多,但对集邮者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是一种激励。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集邮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集邮者热心参与,到那时还愁集邮后继乏人吗?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宁海80岁老兵闪亮上邮票(经济参考报)
下一篇:热炒背后有风险(中国商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