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市在9月份以来所表现出的“歇秋”疲态,与前两年的秋季邮市一样,均呈现出新邮快速下滑乃至创新低的格局。尽管随之而来的国庆长假并没有重蹈此前几年“十一”期间暴跌的走势,但市场依然难以摆脱“歇秋”桎梏,当7天长假结束之后,邮市的调整卷土重来,令国庆长假中的反弹成果化为乌有。综观国庆前后的市场表现,可以发现目前的邮市继续维持调整状态,但随着不少热点品种价格的走低,市场的抛压也逐步下降,而承接盘却暗中吸纳,笔者认为近期的调整将是今年的最后一次调整,一旦成功完成则市场在岁末年初将会诞生较大级别的行情,为后市的牛市奠定反转基础。由此,投资者必须关注市场表现出来的重要变化,其将为后市变盘发出关键信号。
一、新邮跌势难止
新邮是“歇秋”行情中的主跌板块,从9月份以来的表现看,几乎所有创新低的品种均是2007年以来发行的高溢价热点新邮,尤其是被大肆炒作的品种跌幅更大,且反弹力度十分有限。如“奥运吉祥物”普片(小片形式)从9月底反弹,但仅回升到21元即告不支,到10月底已再度滑落到17.5元,说明跟风者非常谨慎,毕竟前期的跳水巨跌依然让市场人士心有余悸。受“鼠年”幸运封期货价低开影响,其所含的“鼠年贺喜”小全张价格也低悬在9元附近,使“恭贺新禧”小全张同样回升乏力,10月底价格再度从18.5元滑落到15元左右,新老“恭贺新禧”小全张差价过大,制约了其扬升空间,后市调整压力不小。而“建军80周年”小版张更是弱势毕现,其在“十一”黄金周仅反弹至21元就回软,步入10月中旬就跌破了20元的前期低点,并创出18元的新低。与此同时,“香港回归十周年”两地小全张重新回落至23元,“文房四宝”和“绵竹年画”丝绸小版张也下挫到86元和32元。此外,“邮联六大”双连小型张继续在40元下方盘桓,不过市场的调整压力显而易见,后市创新低可能性依存。
10月份表现撩眼的是10月15日发行的“十七大”小型张,其价格发行日高开在7元附近,高于6元面值,此后就一路攀升到月底,价格也上扬至9.5元,颇具“壶口瀑布”小型张的风采,毕竟后者目前的整盒市价继续高悬于2350元,是5年来小型张中走势最稳健而强势的品种。
二、小版张冷热不均
小版张的表现明显强弱分化,其中2003至2004年继续担当市场的领涨角色,其此前和以后发行的小版张却弱势难改,形成了冰火两重天怪象。像2003年发行的“羊年”小版张就在国庆假期创出了103元的历史新高,且半个月的涨幅高达30%,让人感觉2003年小版张的魅力无穷,每次反弹中均有“黑马”蹦出。不过囿于市道的低迷,其他品种回升力度有限,到10月中旬就重现调整,10月底则跌至4个月来的低位,如“崆峒山”、“鼓浪屿”、“网师园”、“图书艺术”和“重阳节”小版张的价格分别下滑到120元、140元、86元、48元和27.5元,2004年小版张也冲高滑落,其中“中国名亭”、“国旗国徽”、“司马光砸缸”、“雅典奥运会”和“隶书”小版张己分别下挫至61元、44元、42元、59元和35元,已低于9月中旬的调整低点。至于今年发行的“邮储银行”、“石湾陶瓷”、“猪年”小版张和赠送小版张更是回调至24元、15元、15.8元和13元,走势颓萎。不干胶小版张继续下沉,“安徒生童话”、“奥运会徽和吉祥物”、“奥运项目(1)”和“奥运项目(2)”分别跌到14.8元、71元、30元和30.5元,“犬”和“国旗国徽”不干胶小版张也下挫至15.2元和57元附近。
在9月中下旬相对抗跌的单枚成套小版票,从10月初开始即现走弱状态,如“电影百年”、“地球日”、“西藏”和“城头山”小版票即在10月末分别下滑到29.5元、17元、21.6元和21.8元,“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和“神骏图”小版票也回落至16.7元、16.8元和30.5元,“取消农业税”、“奥运会徽”、“新疆”和“台湾古迹”小版票也滑落到68元、103元、8元和9.5元。
三、编年张跌跌不休
编年小型张的调整在延续,“十一”长假后的回调压力加重,不少品种跌至了7月份歇夏期的下调低点附近。尤其是走势较强的“步辇图”、“八仙过海”、“百合花”、“和谐铁路”和“聊斋(3)”小型张整盒价格在10月底分别下滑到2130元、1250元、1580元、1950元和1630元,“香港回归”、“九寨沟”、“春节”、“大足石刻”和“十运会”小型张的整盒价格也分别下挫至570元、580元、600元、750元和780元,而“鼓浪屿”、“民运会”、“武强年画”、“兜兰”和“炎帝陵”小全张整盒价已再度回落到1150元、670元、1250元、950元和330元。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编年小型张出现无量加速下行现象,往往是一轮调整已行将结束的信号,也是市场即将发生变盘的前奏曲。不过,考虑到临近年底一些邮政企业为完成全年指标抛售邮品,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编年小型张的价格,因此如果后市出现放量下滑迹象,则投资者依然应该继续考虑短线规避风险。
四、邮资片跌破平台
邮资片成交低迷状况已延续较长时间,但10月中旬以来维持箱体整理3个月之久的价格平静被打破,不少强势品种的成交价呈下台阶趋势,如缩量品种中的“解放军报”、“长征胜利”、“法律大会”、“世妇会”和“诗歌节”纪念邮资片分别下挫到4.4元、6元、4.3元、3.5和5.2元,今年发行后走势一直偏强的“徐霞喀”和“欧阳修”也一度双双创出了1.9元发行以来最低价,而“杨凌农业”、“东北亚投资”和“新领军者年会”的价格已跌至1元附近,后市跌破1元售价的可能性不小。此外,“傅抱石”和“南开学校”特种邮资片分别下挫到3.8元和1.5元,“二十四节气”小本片回落至130元。
由此可见,尽管国庆长假期间市场出现了短暂的反弹表现,但长假结束之后市场近期邮品的回落速度明显加快,惟下跌时市场的抛压并不大,相反低位吸纳者却依然活跃,如此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歇秋”行情的调整已逐渐步入尾声阶段。实际上,市场一旦出现编年小型张和纪念邮资片中的强势品种快速下滑,往往预示着调整低点的来临,也是市场阶段性趋势将要发生转折的重要特征。所以10月份极可能出现本轮“歇秋”行情调整低点,投资者应该着眼于后市的跨年度行情,未雨绸缪选择潜力品种建仓,毕竟本论的调整力度目前来看,仍然逊于今年6至7月份的歇夏期。从大局观的角度出发,今年“歇秋”表现属于对歇夏期调整低点的一种确认,当这种确认获得成功之后,那么邮市的后市爆发力就不容小觑,至少自5月份以来的市场走势将会形成标准的“W”底形态,而市场如此演绎的结果,相信绝大多数投资者会心知肚明地理解。
展望11月份的邮市趋势,受到一年一度新邮预订的影响,市场波动在所难免,而这个时期也是真假消息满天飞的时侯,投资者必须对各种消息加以甄别。此外,随着年底的临近,邮市的岁尾年票行情也将进入预热阶段,2007年新邮的热点会逐步提升。所以11月份是邮市承上启下的一个月,其过渡性色彩非常浓郁,也是邮市变盘的时刻,市场人士必须重点留意新邮预订政策和基本面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其将坚定邮市未来2至3个月的温度,一句话:11月份的邮市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