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决定将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作为自然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截止到2007年8月,我国已有34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位列西班牙和意大利之后,排名世界第三。
我国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这34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遗产中,已有33处“荣登”国家名片——大部分发行了邮票,还一些景观和遗址发行了风光邮资明信片;与“三江并流”一同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和山西的云冈石窟已经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发行了邮票,然而,“三江并流”自然景观至今却没有发行任何邮资票品,留下了遗憾。因此,笔者建议:应该于2008年将“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我国的特种邮票发行计划。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而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其间,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公里,澜沧江与怒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不到19公里。由于“三江并流”内容涵盖高山冰川、高原河谷、珍稀动值物,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由于“三江并流”分布为8大片区,地域广阔,所以给邮票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笔者建议发行一套4枚邮票和小型张。其中,4枚邮票分别表现高山冰川、珍稀动物、珍稀植物和人文景观内容;小型张则以“鸟瞰”视觉的广角度设计形式,表现“三江并流而不交汇”这一奇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图稿可以采取向社会广泛征稿的方式征集,然后在《中国集邮报》等主要的集邮报刊上公布,从中投票评选优胜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邮票图稿的设计质量,而且还会大大提高“三江并流”奇特自然地理景观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