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票的归宿(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10-16]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黄兴跃 [字体: ]

    尽管邮票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沉浮依旧,但真正言弃的并不在多数。执著的追求下,必有其诱人的光环。时至今日,这种光环依然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在这轮邮市行情中,条件变化了,邮人理智了,竞争激烈了,环境复杂了,概括起来就是这轮邮市行情更深沉了,并不只是简单的投入与销售关系,还要比信念、比毅力、比实力。   

 

目前对邮票前景的言论很多,暂且不言这轮行情的高与低,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邮票归宿问题。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集邮文化的发展。电子信息普及了,邮票的地位、属性会不会发生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邮票是邮资凭证,用于邮政业务,并受《邮政法》的保护,由于科技进步,电脑、电话、移动通信全面普及,在这种高科技社会中,传统写信的方式将被电子信息所取代,邮票的社会消耗量将呈大幅下跌的趋势,这是必然的结果。   

 

国家邮政部门主管邮票的发行与销售,对这种社会趋势应该是心知肚明的,因此,在邮票的发行和管理上更应该顺应时代步伐,充分发挥邮票的社会价值,在日益递减的邮票消耗中,停止邮戳机的使用,充分发挥邮票的使用功能,尽量消耗邮票,才是对邮票归宿的最好保护。   

 

是不是科技发达了就意味着邮票历史史命的结束呢?也不是,相反,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信息交流就更会加强。因此,邮政事业方兴未艾,关键是邮政如何去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集邮这一领域,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做活这盘棋也是国家邮政部门当前应重点调研的头等大事。邮政在管理上存在很多漏洞、很多问题,这轮邮市行情进展缓慢、举步维艰,并非偶然。国家政策得当,邮市则兴。   

 

这轮行情中所表现出的许许多多事件仅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表面现象,所有的一切无非围绕着利益而运动,包括邮政和市场,都是如此,不管是唱多或喊空,唱多者固然看好后市,看空者难道不是吗?若真对邮票不感兴趣,何必劳神费力地成天泡在这里。不论多空均为获利,但有谁考虑过邮票的归宿?   

 

如果不从根本上恢复邮票的所有使用功能,不彻底加强对邮政行业的监管,不彻底解决邮票的保值增值问题,邮票的归宿也许会很悲惨。因此,要想邮票有个好的环境,好的归宿,必须遵从邮票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属性,就是在邮政窗口全方位敞开使用邮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试论邮品投资的最佳价位
下一篇:十年一珍邮(探索·发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