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的邮市,无论北京还是上海,表现都差强人意。实际不仅仅是国庆黄金周,自8月末入秋以来,整个邮市就处于一个疲软状态,许多品种的价格,较之市场歇夏季节,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中最具有示范意义的“奥运”三驾马车:“奥运”不干胶小版、“吉祥物”小版和“会徽”小版,市场价由9月初的86元、106元、137元,落至10月初的78元、93元、115元,跌幅分别达9.3%、12.26%和16.05%。刚刚问世的两款新品种,“香港回归10年”小全张及“全国集邮联六大”双连张,8月末的最高价格分别为38元和54元,经过40余天的阴跌,现在只有27元和40元,跌幅更高达28.94%和25.92%。
黄金周对邮市的负面影响,早在五六年前就有所体现。本来一年两度的行情爆发点,一反常态,市场开棚率也较平时大幅下降。分析原因,也有它的道理。忙忙碌碌一年,有黄金周长假,自然出去放松放松。近两年,黄金周疲软已成常态,而且越演越烈,形成邮市周期性的下行。但行情由歇夏期开始,到黄金周结束,一条下抛线连贯下压,在邮市发展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为什么会出现“邮市不硬”的反常局面?原因非常简单,邮市外场资金,或者说邮市外场趋利热钱,已经涌向其他投资市场。市场缺乏资金,如火无薪。
近些年邮市发展,虽然还是以集邮大众为主体,但本质上,它是不折不扣以资金为推动力的投机市场。正因为它具备投机性,所以一年之中,行情才会有涨跌起伏和高低波动的变化。但邮市是实物交易,现金交易,现场交易。这种原始的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其投机性的活跃程度。其中最大障碍,就是上升波段“进”的艰难,和下行波段“出”的艰难。交易不畅制约了行情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行情波动的自由成份。
这种状况什么时候改变,说不好,也无法说。我们只能肯定一点,这就是,哪天股票市场赚钱效应打折扣了,甚至出现相当宽幅的亏损了,趋利热钱开始对其前景感到渺茫感到绝望,邮市才具备与股市相抗衡的竞争力,那些趋利资金,也才会回到邮市,推动行情走向另一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