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请走出“深宫大院”(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09-23]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李京森 [字体: ]

    记得《信达天下》邮资片发行时,不少原地集邮者到“国家邮政局邮政所”寄发原地邮品,都被门口值班亭女值班员一句“国家邮政局所是专门为国家邮政局内部使用的,只有局里的人才能进”的话给档住。因此,那次只有少数敢冒遭人白眼和邮品可能回不来的风险的人,在那里守候,等待着到国家邮政局办事的人,请他们带进去并代为寄出,才侥幸得到了盖有“国家邮政局”邮戳的原地邮品。   

 

20061230日,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国邮政开办110周年》纪念邮票终于发行了。原地集邮爱好者中又有许多人想从“国家邮政局邮政所”寄发原地封,但是《信达天下》邮资片发行时的难堪,让他们却步。幸亏有人在《中国集邮报》事先提示,其原地还可以是当年批准开办邮政的光绪皇帝的居住地——故宫,才使大家在故宫博物院的邮政管辖局——北京地安门邮局制作了原地邮品。   

 

这两次经历和不少与“深宫大院”——国家部委办局和一些军事机关大院内的邮政局(所)有关的邮资票品的发行,总是要引起集邮者的遗憾。其原因是这些“深宫大院”内的邮政局(所)一般人难以进达。   

 

邮政为了扩大业务、方便用邮,在需要的地点设置邮政局(所),本来无可厚非。为了解决有邮政需要的“深宫大院”的用邮问题,为他们设置邮政局(所),也很正常。但是,笔者认为,如果从邮政“普遍服务”的原则出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邮政局(所)设在“深宫天院”的门口或门外的近处?这既可以满足国家部委办局和军事机关用邮的需要,又可以方便广大群众用邮,不仅增加了邮政网点的密度,还扩大了邮政服务的受众面,不是大家都满意的事么!北京中南海邮局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个邮局的所在地——中南海外面的府右街,任何人都可以到达,谁都可以在这里用邮。该局既为党中央、国务院服了务,也为集邮者服了务,更为府右街一带的居民服了务。笔者每次在这里寄发了有关的原地邮品,听到营业员“欢迎下次再来,请走好!”的送别语,心里总是感觉那么和谐、美好!   

 

由此笔者建议:让一般人难以走进的邮政局(所)搬到“深宫大院”外面来吧!那些需要高价购买门票才能进入的旅游景点设置的邮政局(所),也应将局(所)设置在景点门外。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年画系列小版的艺术特色(集邮报)
下一篇:奥运门票成热门投资 奥组委提醒转购者谨慎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