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8月31日的报纸,全国集邮联征文的消息赫然在目,本次全国集邮联与《中国集邮报》联合就“建国60周年邮票”、“2009和2010年纪念邮票选题”、“国外邮票发行、销售、管理”、“仿印邮票图案”等方面问计于集邮者,实为贴近现实、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一大举措。
以前全国集邮联与普通集邮者总有一种距离感,实质性动作搞的不多,最多也就是组织个“会员特供邮品”,还和非会员集邮者无关。这次全国集邮联能躬身倾听集邮者的建议,起码说明三个问题:
一,全国集邮联找准了定位,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衙门”,而是全国集邮者的家。她的存在就是指导、服务集邮者,倾听、反映集邮者的呼声,能为集邮者办实事。
二,全国集邮联更加关注普通集邮者的要求和作用。能够向普通集邮者问计问策,本身就是对集邮者的尊重和关心。我国的集邮事业要蓬勃发展,依靠的是千千万万普通集邮者的热心参与。全国集邮联调动了集邮者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畅所欲言,说出心里的想法,集邮者才会支持全国集邮联的工作。
三,全国集邮联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征集建议后,不可能将此束之高阁,肯定要向邮票发行部门反映。以前邮票发行部门限于时间和精力无法与普通集邮者及时沟通,屡受诟病。现在由全国集邮联牵头征集建议,等于是在邮票发行部门和普通集邮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集邮者再也不会抱怨说话没人听了,邮票发行部门也可以借此集思广益,促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