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载:“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对2006年第三季度发行的《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等七套在邮政营业窗口超过六个月发行期未售出的纪念和特种邮票进行统一销毁”,并且“有关人士表示,已将逾期未售出的纪特邮票销毁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以后每季度都将进行此项工作。”销毁邮票既是邮政部门兑现承诺,又能解决新邮打折的问题,值得肯定。但联系实际情况,笔者对此产生了一些不解。
这些销毁的邮票我怎么买不到?笔者所在的县城邮政窗口出售的都是普票,纪特邮票难得一见,就是到了省会城市,情况也大致如此。如果要紧俏的新邮就得去邮市高价购买,不紧俏的新邮想买都买不到,因为不赚钱邮商都不卖。要想得到新邮只有预订了,但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预订新邮。一些地方新邮难觅说明邮政部门“预订和零售并举”的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在没有满足集邮者需求的情况下销毁邮票,令人不解。
邮票印出来做什么用?众所周知,国家印刷邮票首先是为了满足通信,其次才是提供给集邮者收藏,这是邮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如果本末倒置,岂不成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可实际情况恰恰是本末倒置,一些人认为纪特邮票是专用于集邮的,通信中只有用普票才对,可哪里有那么多集邮者呢?邮票印出来又不是为了销毁的。在没有满足通信需求的情况下销毁邮票,令人不解。
纪特邮票能否不销毁?谁都知道销毁邮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设计、印刷邮票不知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顷刻间被化为纸浆,未免太可惜了。也许有人会说,过期销毁这是国际惯例,别的国家也不是在销毁吗?我要说的是,别的国家销毁邮票那是在满足了大众用邮和集邮者收藏的基础上进行的,兑现承诺理所当然,但我国邮政部门销毁邮票还没有达到这个前提。那么邮政部门为什么不盖销一些邮票,低价或者免费提供给集邮者呢?说到底还是经济因素在影响。盖销票自然没有新票值钱,加盖和销售还费时费力,因此至今难见盖销票出售。在可以盖销的情况下销毁邮票,令人不解。
笔者认为邮政部门应该从根源上理清邮票发行销售的渠道,建立完善的制度。销毁邮票不是不可以,但要先满足大众的用邮和集邮者收藏需求,让邮票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少一些费时费力又不讨好的销毁,多为群众着想,多一些盖销票以供集邮者,邮政业务必会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