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金湖“水怪”揭开谜底(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09-02]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毕晓光 [字体: ]

    在自然界中,限于人们的认识水平,目前仍存在着许多的未能破解之谜。发生在英国尼斯湖和我国喀纳斯湖这两个天然湖泊中的“水怪”现象,便是其中之一。无独有偶,在即将出现在2007-24《金湖》特种邮票中的人工湖里,竟然也发生了“水怪”现象,还在当地引起了阵阵骚动。   

 

金湖也叫大金湖,原来只是福建省泰宁县境内的一条小溪。20世纪80年代初,因发电之需建起拦河大坝,才有了这个面积近14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40米的美丽的人工湖。金湖形成后,沿岸的渔业部门纷纷向湖中投放鱼苗,只待来年收获劳动的果实。   

 

可在来年的4月,带给人们的却是失望。他们在头年投放的200多万尾鲢鱼神秘地失踪了。就连用聚乙烯编织的异常结实的渔网,也被撕开一个直径1米的大洞。根据科学推算,只有在25米内能加速到每小时40公里的物体,才会造成如此不堪的局面。闻讯而至的专家判断,湖中一定有一种胸径超过1米、力量极大、速度极快且性烈如火的不明水生生物存在。   

 

难道真是当地百姓中传说的湖中“水怪”在作祟吗?有人推测“水怪”可能是恐龙的后裔,但地质学家在金湖附近从未发现过史前生物的化石。就是说,在白垩纪的时候,恐龙也没来过,这又排除了“水怪”是恐龙之说。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   

 

为揭开事实真相,当地有关部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前往金湖深处去围捕这种不明生物。参加行动的人员首先沿着金湖密密麻麻的峡谷边缘,放下高强度网具,以防不明生物逃进峡谷。然后每隔20米放一道深网,以便把它驱赶到开阔的水域里。最后再用独特的高弹性尼龙网实施抓捕。   

 

行动很快就有了收获。在下网的次日,人们就逮到一条长1米、重40公斤的大鲶鱼。只是这鱼尽管也是肉食性鱼类,但它无论如何游不出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搜寻的目标显然不是它。两天后,当网收起的瞬间,水面上出现了让人震惊的一幕:网里上层的鱼儿,都在拼命地向空中跃起。在网底,则是一条长1.72米、体重超过70公斤的巨大的长有骨质尖颚、桶状身躯和开叉尾鳍的怪鱼。只见这条青黄色的大鱼,正在上下翻滚,左突右奔,妄想冲破束缚它的渔网。无奈这网太结实了,随着渔网的提升,它很不情愿地躺在了船舱里,气呼呼地鼓着肚皮,瞪着围观的人们。   

 

这条怪模怪样的大鱼,原来是硬骨鱼纲鲤鱼科俗名“黄钻”的鱿鱼。鱿鱼性凶猛,食量大且消化快,每天都要捕食大量鱼类进餐以维持生命,是淡水渔业著名的害鱼,难怪金湖里200多万尾鲢鱼不见了踪影。它加速性良好的形体,又非常适合高速冲击,聚乙烯渔网对鱿鱼不过是一张薄纸罢了。这与专家先前的判断完全一致,鱿鱼就是金湖鱼失网破怪现象的罪魁祸首。   

 

随着鱿鱼的落网,令人困惑的金湖“水怪”之谜也揭开了谜底。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如何辨别邮市与网上交易的实时行情(蒋利天)
下一篇:剖析“买卖两难”现象〔黄兴跃〕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