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那一枚枚的签名封,总有许多话要说,特别是那些老前辈和老领导及学者们的题字,更是令我难忘。原因在于他们提出了希望、鼓励、鞭策,使我辈终生受益,如梁思礼先生的题字封即是。
1993年8月22日至27日,全国政协视察团到河北沧州市视察,我有幸参与了接待工作,早早知道了梁思礼先生也是视察团成员,他是梁启超的第五子,时任航天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立宪运动政治家和卓越的学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作为一位大学者的后代,梁思礼先生在航天科技上也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笔者在兴奋与激动中,下定决心要争取得到梁先生的墨迹。当我找到梁思礼先生住地,说明来意,梁先生非常和气,丝毫没有学者的架子,简单问了我集邮情况后,便在信封上题写了“任重道远”,并签上梁思礼及年月日。梁老先生的题字与签名封使我激动不已,看似不经意题写,但内涵深邃,足见他对年轻一代的厚望,更是一种鞭策,是一种动力,是一种希望。笔者贴用了当年的“癸酉年”生肖鸡邮票,加盖了1993年8月27日的邮戳,选用的首日封上及邮票上的剪纸都是蔡兰英的作品。巧得很,蔡兰英老人是我们河北沧州市献县民间艺术家。梁先生的签名还注有“于沧州”,这样使签名、地点、时间形成一体,有意义,也有趣味,更使我难忘。梁老先生的题字与签名,给了我动力,促使我不放松、不懈怠,一直扎实奋斗,不断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