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火暴行情喊不来(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08-0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刘延河 [字体: ]

    前几天笔者到兰州市的收藏市场转了一圈,感触不少。在这座名为“隍庙”的收藏市场里,古器、旧书、字画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无论是店面还是露天摊位都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场面。因为笔者只专注邮品收集,便直奔邮品交易区。与其他收藏品的活跃交易不同,邮品交易给人以冷冷清清的感觉:偌大的邮品区出摊率不足50%,大部分邮商不是在聊天就是在打牌,虽然是星期天,但购邮者却寥寥无几。笔者打算买几套今年发行的“李可染”和“京剧生角”邮票,问了几家邮商都摇头说没有。一邮商说:“我这里有‘吴昌硕’、‘黄宾虹’等,就是没有新票。”新邮不见出售,究其原因是无利可图,更何况这两套还在打折呢。逛了一圈下来,笔者觉得邮品不丰富,商家也无热情,只有空手而归了。这番光景和邮报上描绘的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邮市活跃场面相去甚远,但因为笔者去的是中等省会城市,相信也是其他中小城市邮市的缩影吧。   

 

临出市场大门见有民办的邮报出售,顺手买了一份。邮报上一篇文章引起笔者的注意。文章作者回顾了1988年、1991年、1997年三次邮市辉煌,又历数了近几年邮市的利好消息后,在结尾大声疾呼:“不必再去计较几毛钱的差价,看准趋势,果断建仓,迎接邮市行情新时代的到来吧。”作者写此文的用意自然是为邮市行情提升人气,但与邮市的现实相比,这些信心十足的豪言壮语背后总给人缺乏支持的虚弱感。我们知道,邮市是收藏市,并不等同于股市等一类的投机市场。收藏市场的火暴行情来源于大众的热情参与和收藏品的充分沉淀,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光靠煽情的描绘,火暴行情是喊不来的。   

 

笔者以为我国的邮市要迎来真正的春天,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纪特邮票必须在通信使用中畅通无阻。无论是普通邮票,还是纪特邮票,其本质都是用于通信,人为地划分出通信邮票和集邮邮票,是对纪特邮票前途的扼杀。试想印出来的邮票不用于通信,就没有消耗,存世量等于发行量,就是等上一百年也不会升值。   

 

二是邮政部门发行制度的完善和真正落实。发行计划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要只落实在文件上。邮票设计要引入竞争机制,力求精品。销毁要按期落实,邮票预订不要人为设置障碍。   

 

三是邮商要懂得培育市场,不要急功近利。邮品交易不是一锤子买卖,邮商一见行情稍有起色便把新邮的价格定得高得离谱,提前透支了最大利润,或者暴炒某一品种,赚足后就抛弃它,使其一文不值。这些行为无疑于杀鸡取卵,提前终结了行情。   

 

四是集邮者的不断加入,并保持平常心态。集邮者是邮市发展的基石,邮票不能总在邮商间搞“击鼓传花”,这样的行情维持不了多久,把邮票沉淀在集邮者手里才是正道,因此集邮者加入了邮市才会兴旺起来。集邮者在收藏中也要摆正心态,不要奢望邮票一买就会发大财,那是不现实的。收藏是个漫长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机会不属于浅尝辄止的人。如果以上问题能够得以解决,邮市上涨行情不喊自来。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市蓄势而动(谢元宏)
下一篇:长江商报:邮票像股市一样看涨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