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正确理解“邮品”名词(中国集邮报)

[日期:2007-08-07]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张健伟 [字体: ]

    我们谈论集邮时,不可能回避“邮品”这个名词,但往往各人对“邮品”有着不同的理解,而导致讨论时所指物品大相径庭。近来在讨论“第27届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时,即人们俗称的“叠票张”,就有人表示其为邮品不是邮票。   

 

我们先来查阅1999年第2版《中国集邮大辞典》,看看这上面是怎样诠释邮品名词的。“邮品postal item:邮政寄递和使用的物品的统称。进入集邮范围的邮品为集邮品,但集邮者习惯称之为邮品(第463页)。”“集邮品philatelic item:集邮者收集的邮票和其他邮资凭证,以及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收藏品(第171页)。“很显然,邮品是一个总称,他泛指集邮爱好者收集的所有对象,而邮票仅仅是其中一种。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对邮品的主要区分便是邮资票品和非邮资票品。一般而言,集邮者收集邮资票品为主,兼集非邮资票品。比如,邮资信封属于邮资票品,而以无邮资信封为载体加贴邮票的封,不论是否经过实寄,均属非邮资票品。   

 

原国家邮政局曾设有邮资票品管理司,专门管理邮资票品,可见邮资票品并不是集邮者的发明,而是邮政部门所为。问题是如果有人对“邮资票品”进行简称的话,其结果又成了“邮品”。经查阅1999年第2版《中国集邮大辞典》,查不到邮资票品词条,但有“邮资凭证postage certificate:由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准许的其他机构发行的,作为邮件纳费标志的凭证。邮资凭证包括邮票、印在信封、明信片、邮简上的邮票图案,以及由邮资机打印的邮资符志三大类。”因此,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该尽量采用“邮资凭证”名词。   

 

也许称“叠票张”为邮品者,是为了区分其与邮票的差别,意在表示它犹如无邮资的纪念张一类。但是切莫忘,邮品本身就包含了邮票,也包含了纪念张,用邮品和邮票的概念来区分会使其更模糊。因为它们是从属关系,而不属对等性质。尽管“叠票张”是重印了发行不久的邮票,但并没有在邮票的左下角划黑色斜线。由此可见,它是由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或由其委托、准许的其他机构发行的邮资凭证则无疑。不少集邮者在洛阳佳邮评选揭晓现场寄发了“叠票张”首日实寄封,证明它是有效的邮资凭证。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联”究竟做了什么(谢元宏)
下一篇:熊猫小型张已成为龙头张(星岛环球网)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