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关注“六大”双连张(许明罡)

[日期:2007-08-01] 来源:集邮报   作者:许明罡 [字体: ]

    进入歇夏期以来最受人关注的邮事是什么?无疑就是即将召开的全国集邮联六大了。那么近期最受人瞩目的新邮又是什么呢?无疑还是即将发行的“邮联六大”小型张和双连张。不过,虽然同是纪念邮坛盛事的邮品,其市场表现却可能不尽相同,依笔者之见,“邮联六大”小型张很难出彩,而作为特供会员的双连张却极有可能会成为市场新的热点。   

 

回顾为前五次邮联大会所发行的小型张,就设计的角度而言不可谓不精彩,所用的驿使图、鸡鸣驿等反映邮政变迁史的素材都具有相当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整体设计效果都堪称不俗,可是,这些小型张的市场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其中惟一能让大家感到欣慰的也就只有“邮联一大”小型张了,但与同时代所发行的其他小型张相比,该张的增值幅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至今也不过百余元的价位,“二大”、“三大”都只能用表现平平来形容,“四大”、“五大”的市场表现则多少有些不忍卒睹。事实上,这一系列品种在广大投资者心目中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也从来没有成为过市场中的热点,这并不牢固的人气基础显然给即将面市的“邮联六大”小型张的市场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结合以往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如果“邮联六大”小型张的发行量依然是按照近两年来新邮的发行量作为参照的话,那么它就很难有大的表现机会,也很难成为市场所需要的新热点,其表现至多与发行量相近的近两年所发行的其他品种大致持平。   

 

不过,作为特供会员的“邮联六大”双连张的市场前景,投资者则有充分的理由可以高看一线:首先,“特供”这个词在广大邮市投资者心目中无疑具有神话般的印象和效应,因为在大家的记忆中,会员特供邮品几乎都是以大幅增值的结局收尾的,即使在邮市最低迷的时期,特供邮品也往往能显现其“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当然,“特供”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吸引力,恐怕更多的还在于它意味着发行量会比一般邮品少很多,作为“邮联六大”特供会员的邮品,大家有理由相信其发行量会比近两年来所发行的常规新邮要少;其次,自从《奥运》双连张发行后,在几年的时间里,这一新颖的形式就再也没有与广大集邮爱好者和投资者见过面,此次重新被起用,多少也显示出邮政主管部门对这一形式所能产生的刺激作用有着较大的期盼。回顾《奥运》双连张发行后的走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相当长的时间里随着大盘的低迷而沉沦,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市场氛围的逐渐转暖,该张也从最低时的30余元开始起步,一直到今年上半年高峰时再度攀上了80元的高位,应该说,这样的涨幅即使是在这次邮品价格普涨的情况下也是相当可观的。这种迹象非常耐人寻味,我们可以理解为市场对其投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发现了长期以来其价格被低估的一面。当然,还有不容忽略的一点,那就是具有长期效应的奥运题材因素。尽管“邮联六大”双连张可能并不具有《奥运》双连张上述的某些优势,但却是近年来新发行的第一套双连张形式的邮品,它的出现,使长期以来大家对该系列断档的疑惑得到了消除,也预示着这一系列的规模在今后将日益壮大,逐渐形成气候,这肯定会对“邮联六大”双连张发行后的走势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不可否认,虽然今年歇夏期间的邮市表现要好于往年,但多少还是难以摆脱相对冷清的局面,市场仅靠着《文房四宝》绢质小版张、《恭贺新禧》小全张及03年小版中的“三驾马车”等几个老热点来营造一些热闹的气氛,而仅仅依靠这些恐怕是很难坚持较长时间的,所以,在这个歇夏期里市场还是需要一定的新亮点出现,来引领大盘、支撑大盘。尽管邮联大会系列小型张以往的表现并不出色,但由于事件本身是邮坛的一件大事,邮品又出现在一个缺乏新亮点又急需新亮点的时刻,因此,“邮联六大”双连张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和“天时”之利,在这个夏天有所表现,就目前来看,还是能够让人有所期待的。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邮市迎来第一个暑季行情(吴荣先)
下一篇:“六大”召开邮市平静(谢元宏)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