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储银行”印刷问题引起邮政部门重视(汤成光)

[日期:2007-07-28]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汤成光 [字体: ]

    2007612日,《中国集邮报》“新邮天地”版刊登了笔者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票印刷变体多》一文后,引起了邮票印刷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国家邮票印制局质量管理部门专门给笔者发来电子邮件,联系、了解笔者收集到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邮票印刷变体(邮票印制部门称为“不合格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质量管理环节上的漏洞。   

 

国家邮票印制局质量管理部门在电子信件中,向笔者解释了临时增加发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版式二邮票的印刷情况。这套邮票的版式二定于320日发行,但是到了318日才印出10万版,由于时间非常紧迫,所以在采用新工艺印刷之前未进行小试,造成了不合格品的出现。   

 

笔者在给国家邮票印制局质量管理部门回复的电子信件中,详细叙述了收集到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版式二邮票的变体种类和版号喷码情况,还把在《中国集邮报》“新邮天地”文章发表之后又收集到的另外一种“半匹驿马”(即驿使所骑的驿马没有印出头颈部位)印刷变体(不合格品)情况进行了介绍。   

 

笔者对国家邮票印制质量管理部门对邮票印刷质量问题这么重视感到非常敬佩和欣慰。邮票因其记载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风貌、民俗风情而被称为国家名片。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对本国发行的邮票都非常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邮政部门对自己发行的邮票,从选题、设计、印刷、发行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视,所以,新中国邮票在世界邮坛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和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国家邮政部门对纪特邮票的设计、版式、印刷工艺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影雕、胶雕、丝印、微缩、绢质等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在邮票印刷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发行了众多令邮人喜爱的邮票新品种。如:在第3届、第4届和第5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获得最佳胶印版邮票奖的T129《中国兰花》、T158《韩熙载夜宴图》和1992-3《杉树》;在第9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获得最佳影写版邮票奖的2001-20T《古代金面罩头像》、第10届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上获得最佳创新奖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本票等。这些获奖品种,代表了我国邮票印制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次发行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版式二邮票出现的个别不合格品,笔者认为是邮票印制技术进步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要邮票印制部门能够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查找原因、吸取教训,类似这样的问题今后一定会得到解决。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邮政报:河南邮政全面代收国税税款
下一篇:从近期金银币市场变化看未来的趋势(江会青)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