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示范效应在前加息影响甚微(海铭)

[日期:2007-07-27] 来源:大江南收藏   作者:海铭 [字体: ]

    720日,国务院决定从今年8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益的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现行的20%调减为5%。央行则宣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今年第3次实施银行加息。其中,活期存款利率由0.72%上调至0.81%,为5年来首次上调。国家宏观调控的这一招,究竟会对包括邮市在内的投资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恐怕是广大邮市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此次加息调控,这次调控又会对邮市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笔者以为,由于有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一拨强势行情的示范效应在前,因此此次宏观调控对邮市的影响将是微乎其微的。   

 

一、宏观调控并非国家刻意打压投资市场   

 

对加息问题的认识,笔者以为,首先是要明确其性质,从根本上来看,加息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避免投资过热产生经济和社会隐患。简单而言,全民储蓄和全民投资热潮持续升温都并不绝对是好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在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调控手段加以引导是很正常的事情,结合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来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国家此次宏观调控的目的并非是打压投资市场,而是要保证投资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从长远而言,这对投资市场非但不是利空,相反倒是利好。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股市和邮市都出现了一拨跨度大、力度大、覆盖范围大的行情,这其中很大的因素就是因为得到了政策面的支持,而当行情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防止过热所带来的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控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和手段,从目前股市和邮市的反应来看,也基本上保持了稳定,股市上证指数重上4000点,邮市几大热点品种和2003年小版张近期也表现抢眼,都说明市场和投资者对此次加息的认识还是比较客观冷静的。   

 

二、投资意识的增强是必然趋势和现实需要   

 

有人说,近几年来,大众的投资意识明显增强,笔者以为,这既是必然的趋势,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储蓄和投资是大众理财必不可少的两种手段,投资的风险性固然大于储蓄,但往往其收益率也远高于储蓄,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包括邮市在内的一系列投资市场长期的发展是大众的真实需求。金融专家计算过,本次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提升至3.33%,扣除5%利息税,实际利率相当于上调0.7155个百分点,一年期的1万元存款,实际到手的利息也就多了71.55元。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钱。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部分房贷现在起就开涨利息,因此供房者负担无疑也加重了,以5年期贷款为例,按等额本息还款法,商业贷款每万元月多还0.85元,公积金贷款每万元多还0.41元,以一笔2002年发放的306年期贷款来计算,则每月供款要比贷款初期多支付230元。从这样一笔简单的账,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加息之后,储蓄收益固然增多了,但就贷款等实际生活压力而言,也相应地有所增大。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邮市一拨行情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邮品的价格涨幅都在30%50%左右,少部分甚至超过了100%,即使考虑到近几年始终处于低迷阶段的因素,其综合收益率依然远远高出储蓄收益。所以,大众投资意识的增强和投资力度的加大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是必然的趋势,因为这是现实的需要。   

 

三、必要的风险意识始终应当扎根于投资者心中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投资市场毕竟是一个风险更大的市场,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有时候真的是邮市的真实反映,在经历过多年的低迷之后,广大投资者对邮市的风险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从安全、健康投资的角度出发,笔者以为,投资邮市还是应当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将自己的资金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储蓄、邮市投资等综合考虑,而不要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投机心态去参与邮市投资,更不应当过多地借款参与邮市投资,一定要记住“邮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世界第一套唱片邮票(中国集邮报)
下一篇:关于市场运行态势的思考(周凤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