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现代史上无论怎么看都绝对是一桩重大事件整整发生七十周年了,这就是以“七·七”卢沟桥事变为标志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奋起抗战。随之到来的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其时的中国首都南京沦陷至1938年上半年,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针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的长达数月的大规模抢掠、强奸、屠杀等,致死亡人数超过30万。“南京大屠杀”制造了世界现代史上最惨无人道的杀戮悲剧,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时间过去整整七十年,暴虐的血腥逐渐淡去。然而,历史的教训应该时刻记取。可是,当年制造这惨绝人寰事件的刽子手们的后代中,有人竟试图刻意抹去甚至颠倒这段事实真相,患上了“历史失忆症”;而作为当年饱受蹂躏的同胞的后裔,我们中也有一些人不知是真的无知还是别有用心,患上了“历史健忘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这点连曾一度“隔岸观火”的美国人似乎也看不过去了,像最近美国国会就提出了一个谴责日本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慰安妇问题上的态度的决议。“南京大屠杀”仅仅是日本侵华暴行的一部分,身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受害国,中国今天仍有责任和必要从更深更高层面向世界澄清这段史实,发行纪念邮票不啻是一个易行的手段和有效的载体。中华邮政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邮政和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邮政部门先后发行了数十套抗日战争题材纪念邮票,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和记载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悲壮历程。遗憾的是,“南京大屠杀”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表现。这方面,同样在二战中遭受日寇铁蹄践踏的中太平洋岛国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先行一步。1998年7月15日,马岛邮政发行《20世纪重大事件》系列纪念邮票小版张之四(1930-1939年),共15枚邮票,左排上至下第4枚“南京大屠杀”,与“希特勒上台”、毕加索控诉德国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名画《格尔尼卡》并列,邮票画面是一个劫后余生的中国家庭,身后到处是尸体、废墟。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值得欣慰的是,海内外华人民间维护历史真相的努力持续不断。近期一个名为“中美集邮中心”的民间集邮团体发起有奖征集“‘九一八’事变七十六周年”和“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封和纪念戳设计稿活动,显然注意到了方寸传播的力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实为全面侵华的前奏,和“南京大屠杀”一样,历史纪念价值巨大。征集活动计划“‘九一八’事变七十六周年”纪念封戳设计稿7月21日截止,“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封戳设计稿9月30日截止。所有收到的设计图稿将在网上公开评比,“‘九一八’事变七十六周年”纪念封戳设计稿的评比日期是7月22日—7月31日,“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封戳设计稿的评比日期是10月1日-10月15日。民意不可违,笔者借此呼吁中国邮政抓住难得的时间节点,能在2007年12月13日增发“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邮票或者邮资封片,既给国人增添一种生动的牢记惨痛历史、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实物工具,也给患上“历史失忆症”、“历史健忘症”的人提供一帖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