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谨防收藏陷阱 最忌盲目跟风(新闻晨报)

[日期:2007-07-23]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字体: ]
谨防收藏品投资陷阱 最忌投资者盲目跟风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民间收藏升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涉足收藏的人多达7000万人。在庞大的收藏者队伍中,投资性收藏占了绝大部分,而纯粹出于兴趣爱好的则很少。

    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品价格连连走高,致使藏家财富效应明显。有媒体曾报道:前几年,浙江一字画收藏者在北京某拍卖

行以200多万元收购陆俨少的一件山水作品,不久又拿到浙江某拍卖会上拍卖,结果成交价高达600多万元,一年不到便赚了300多万元;在某旧货交易市场上,一藏家以300元吃进了一对黄花梨椅子,不久转手卖了20多万元。

    2005年,伦敦克里斯蒂上拍的《鬼谷下图元青花罐》,以2.3亿元成交,带动了中国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五彩、珐琅彩、单色釉等七大品种争奇斗艳,迭创新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少机构或个人为了牟取暴利,开发了一批又一批的仿制品、工艺品。这类仿制品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借助题材一些公司或机构在推出仿制品或工艺品时,往往会选择一些家喻户晓的重大题材,比如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0周年,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

    ■价格昂贵动辄几千乃至数万元,令普通百姓望而生畏。

    ■出具收藏证书为了吸引更多买家购买,藏品制作商往往联手某协会出具收藏证书。

    ■广告铺天盖地为了推销这些仿制品和工艺品,制作商都会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有的甚至不惜花费巨资用于包装。

    这些藏品若盲目买进,日后要高于成本价抛出恐怕是无人接盘的,有的甚至会损失惨重。记得上世纪末,藏界曾一度掀起炒作中青年画家“有限印刷品”之风,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纷纷跟进。结果平均成本20元,加上炒作成本最多50元的“有限印刷品”,卖价却在500元至2000元不等。而且通过对中青年画家某一件作品的“有限印刷品”的炒作,还提升了他的知名度和真迹之价格。

    以笔者之见,当代值得收藏的东西很多,而且今天的现玩就是明天的古玩。对广大投资者和收藏者来说,应把握四条原则,一是必须有明显时代特征;二是必须有现实意义的;三是必须存量稀少的;四是必须有艺术和观赏价值的。否则,不宜盲目跟风。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向中外联合发行邮票进一言(束建德)
下一篇:创新邮品非保险锁 急于求成一招鲜(劳动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