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正式交流开始于张骞通西域,古罗马时恺撒曾穿上丝绸长袍到剧场观看表演,华丽的丝绸让在场的贵族和贵妇人惊叹不已。中国历朝历代与西方的交流都没有停止过。
上学时,我就很喜欢学习历史,对中西方的古代历史尤其感兴趣。我收藏有一枚英格兰发行欧罗巴25欧分纪念币,英格兰虽然不是欧盟成员,但与欧洲一脉相连、休戚与共。该币直径38毫米,币面上的英文、阿拉伯数字都以阴文镌刻。正面中心图案为希腊神话诸神领袖宙斯与女神欧罗巴,他们环抱一个以欧洲地图为主的地球。欧罗巴是希腊神话中腓尼基国王的女儿,宙斯被她的美貌打动,变成了一头健壮的公牛,利用少女的好奇心将其引诱到了克里特岛,明白了真相的欧罗巴最终被宙斯征服,做了他的妻子并为他生了三个孩子,而欧洲大陆最终也以她的名字来命名。该币显示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与中国相比,存在着差异。
一、 中西方政治差异:
欧洲的总面积与我国国土面积基本相等,但却分成几十个国家。欧洲大陆历史上也曾有过短暂的统一:公元2世纪的时候,罗马帝国统治了包括今天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的庞大地区,地中海成为其内湖。后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尔曼人在欧洲的土地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成为西欧的一个大国,不久法兰克王国又分裂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个国家。欧洲人梦想统一的愿望从来没有停止,拿破仑、希特勒都曾以武力统治欧洲大陆,但不过是昙花一现。
欧洲大陆难以长时间统一的原因有:1、各个国家之间势均力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有足够的实力吞并另一个国家。2、每个国家内部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法兰西曾被普鲁士打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兰西人民从未忘记国耻;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西班牙人民奋起反抗,曾迫使法国一个师投降。3、民主传统深入人心。古罗马设有元老院,中世纪的英国设有议院,它们不是虚设,而是有相当的权力,当恺撒的独裁损害了元老们的利益,就被刺杀了;英王查理一世蛮横解散议会,结果被议会军打败,上了断头台。西欧人对于郡主专制的蔑视和打击,使得民主观念发展壮大,而封建正统思想则无立锥之地。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虽然几分几合,但统一是主流,即使是在大分裂的东周、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也是局部的统一。中国之所以可以长期保持多民族的统一,原因在于:1、中国境内的各个分裂政权之间有强有弱。结果必将是武力吞并,强战胜弱。2、汉族占主体,汉文明高度发达。少数民族即使统治汉族,也最终被汉文明同化。3、皇权的至高无上导致封建正统思想长期占据人们的头脑,根深蒂固。
到了现代,欧洲大陆在不自觉中逐渐走向统一。币面上地球四周镌刻十二颗星,代表了欧盟十二国。1993年欧盟建立,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欧元的正式发行,标志着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欧洲人几千年的梦想,必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武力不能解决的事情,和平就能圆满的解决。
二、 中西方经济差异:
该币背面为“骑士屠龙”图。骑士在西欧封建时代曾风光一时,他们在等级制度中居第四位,是较低的贵族阶层,可以自备武器、战马。骑士们都作战勇敢、勇于冒险,经常手执长矛互相决斗,获胜者即可得到金钱、荣誉和女人的芳心,因此骑士头衔成为当时年轻人狂热追求的目标。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骑士阶层一部分转化为小生产者和自耕农,一部分转化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历史的天平倒向了西方。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小贵族阶层分化为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军阀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资产阶级又与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在这种社会形态下,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了。
三、 中西方文化差异:
图案中骑士和独角兽身上都穿着厚重的铠甲,骑士一手拿盾,一手执矛,矛刺处,穿透龙的咽喉,将龙杀死在马下。独角兽像马,头上有角,与中国的麒麟一样,都是具有灵气和神力的瑞兽。但中西方的龙却有天壤之别。西方的龙,英文“Dragon”。形象来自波斯、希伯莱、希腊、北欧神话,样子像巨大的蜥蜴或恐龙,四只脚,一对蝙蝠般的翅膀,有的颈和背上长刺,头上有尖锐的角,贪婪邪恶,会喷火。中世纪时期的龙还会以海蛇的形象出现,成为令人恐怖的海怪,传说中的许多英雄都同海怪进行过生死之战。自古希腊以后,龙的象征越来越趋向反面的角色,邪恶之龙成为众神和英雄们必须降服击败的对手。在盎格鲁一萨克逊人统治时期的英格兰,龙常常出现在旗帜上。这是为了证明龙被征服或杀死,颂扬屠龙英雄及其业绩,“骑士屠龙”图说明了这点。
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吉祥的瑞兽。过节时舞龙,生肖属龙,农历五月过“龙舟节”,龙的影响随处可见。龙是各种动物的集合体,整体像蛇,角似鹿、头似驼、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与西方龙的形象大相径庭。
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列子》、《山海经》、《三皇本记》中皆有关于龙崇拜的记载。经过漫长岁月的糅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龙文化。“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画龙点睛”等成语家喻户晓。中国龙以忠善、祥瑞的形象出现于文学著作、画本图籍、建筑装饰、民俗活动等各个方面:《西游记》塑造了一个有降魔除怪之侠骨、护主报恩之仁心的小白龙形象;历代帝王都将自己说成是真龙天子,皇宫建筑、皇室装扮都带有龙型图案,九龙壁集中体现了中国龙的特点和神韵,是龙形象最完美的展现;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从一个侧面描写了大旱时节,人们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到龙王庙求雨的祭祀活动;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过众多以龙为图案的贵金属纪念币,受到集币爱好者的欢迎。
文化差异,方显民族特性,多种多样的民族才构成了精彩纷呈的人类世界。
历史不能改变,未来可以创造。中西方乃至世界各国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民主、和平、统一的潮流不可逆转,“小小寰球,国家融洽渐成村落;芸芸众生,人民友爱皆为亲朋”。随着世界各国的交流、团结、互助,我们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一定会更加和谐、安宁,人类共同的梦想也一定能够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