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CFP
邮票价值低估 纪念币稳定保值
“如果说中国集邮是一个陡上陡下的急坡,那这个急上急下的那个‘点’,就落在1997年7月1日问世的‘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上。”一位业内人士说。
很多藏家都没有忘记1997年“香港回归”金箔张发行时的场景,面值50元的“贵族”张一面市售价即已达到100元以上,最高时市场价格在400元以上,但现在市价低至20元。
由于邮票的“熊市”持续了十年的时间,除了很极端的“金箔”以外,其他一些1997年发行的香港回归邮票仍在按原价来销售。
据悉,在关于香港回归的收藏品中,升值幅度稳定且比较保值的是纪念币。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币”的双色币价格10年上涨了20%。此外一些香港回归首日封价格在稳步上升。
“片火”纪念封 触底反弹
另一个“风光不再”的纪念品,是1996年8月29日发行的,编号为TJ(SF)—001的纪念封,曾经一度成为收藏追捧的对象;该纪念封由于正面左下角的图案为火烧《南京条约》,因而被广大收藏者亲切地称为“片火”纪念封。
据资深邮评家周凤迟讲述,“片火”纪念封上市之初并不引人注目,价格还不到30元,市场上几乎是随处可见,并还有成箱的货源可供。有细心的集邮者经过仔细观察之后发现这枚纪念封存在着严重的史实错误。经过收藏者与投资者的相互传播,“片火”纪念封的身价开始上涨,但起初的步伐并不显著,参与其中的投资者吃不准这枚错封的经济价值究竟有多大,只是一般性的短线搏击,在社会上并没有产生什么突出的反响。
随着市场行情的不断好转,回归题材的邮资票品受到了资金的大力追逐,而具有量价优势的“片火”纪念封被庄家相中,价格出现了连续性的飙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其价格从27元一路上扬到最高时的5000元之上,上升幅度高达200倍,不少投资者因此一步跨入百万富翁的行列。
虽然今天的行情也已不如前,但周凤迟认为,它并不排除在适当时机卷土重来的可能,目前一对好品相的同号的纪念封的价格已经达到1600元,市场货源短缺,带HK的纪念封的价格也超过了700元,这或许就是重新启动之前所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
“十周年纪念”引发新一轮投资热
与当年身处高位的状况不同,如今,邮票市场已经经历了十年的调整,业内认为,一轮新的“牛市”重新启动,其他被低估的品种也迎来了较好的入世时机。
近期,一些关于回归十周年的纪念品也引发了新一轮的回归收藏热。例如,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联合推出的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宝鼎、《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邮票、以及由景德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创作的“紫归牡怀”10周年纪念瓷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