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集邮被誉为“王者之好”,对集邮活动来说本无可厚非,但对集邮经营来讲却限制了市场,显得曲高和寡。笔者认为,集邮经营业务一方面要继续坚持“高雅文化”的品位,彰显“国家名片”的深厚底蕴,满足高素质邮迷的审美意趣;另一方面在品种上也要迎合流行文化,让一些品种(如个性化邮票)成为流行文化的名片,争取新的市场。
广东省函件集邮局开发的《动感·快乐·史努比》个性化邮票及相关系列产品在全国热销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将经典与现代相结合,塑造出动感、和谐的新形象,激发了儿童的集邮兴趣和家长的购买欲望,在这些儿童和家长中,很少有真正的邮迷,但他们却通过购买这套个性化邮票不知不觉走进了集邮队伍。所以,集邮业务还要借助流行文化对新市场的撬动力。
凡是流行的东西,都有大量的追随者,由于流行文化有惊人的市场影响力,其高涨的人气奠定了市场基础。同时流行文化在蔓延中,市场自然会细分。有针对性的开发集邮品,很容易得到认可。比如随着“超级女声”的流传,冠名产品跟着热销,演出公司、音像制品也随之火了一把,不但电视台、通信业赚了个盆满钵满,湖南省长沙市邮政局开发的“超女明信片”也从中分得了一杯羹。
更重要的是,流行文化还是一种不断变动的因素,比如卡通形象,从早期的唐老鸭到蜡笔小新到史努比;再如“超级女声”节目,从张涵韵到李宇春到艾梦萌。其变动过程,也是市场更新的过程,这种更新的市场永远不会饱和也不会疲软,面对流行文化形成的财富金山,集邮品作为文化的载体自然要分得一杯浓羹。
邮票是国家名片,所以它的题材具有严肃性,还要经过严格甄选;而个性化邮票,从“个性”二字就可看出,它从一诞生就带有浓厚的现代色彩,加之企业的运作赋予了它商业的胎记,它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更广大人群的要求,就是直奔市场而来。“市场”是什么?市场就是效益!深受儿童喜欢的卡通“小狗”史努比个性化邮票走红市场就说明,邮票的个性化和大众化必然形成新一轮以“流行文化”为坐标的集邮热潮,普通市民也能成为集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