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将为本年度高考生推出《金榜题名》肖像个性化邮票,上线的高考生只要花200元,就能拥有5版印有自己肖像的个性化邮票。落榜生不在此列。“为何只有成功者才能为自己的高考经历留纪念?”考生纷纷提出疑问。(7月2日《东方早报》)
这种做法,本身就是拾前人之牙慧,没什么创新。此次以“花开富贵”为主图的个性化邮票也毫无个性,只有恶俗,透露出腐朽气。
现代教育,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讲求的是人的独立精神与独立人格。在这样的语境下,所谓“金榜题名”、“状元及第”,只能说是一种封建流毒。这样的个性化邮票,是在对旧式科举的顶礼膜拜。
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是在追捧和热炒高考尖子生,助长他们的虚荣心,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由此,诸如“金榜题名”之类的旧思维与情结,只能是一种流俗,应该“封存”起来,而不是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