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网站http://www.postgov.cn/index.htm,发布了“综合司”撰写的新闻。首次披露“重组后的国家邮政局承担着重要的政府监管职能,‘负责纪念邮票的选题和图案审查’、‘负责审定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年度计划’等工作。”这是权威部门首次确认邮票发行权归国家邮政局,也是首次谈到国家邮政局行使邮票发行权的具体内容。笔者读到此消息,顿有拨开迷雾见天日之感!
现在看来,国家邮政局行使邮票发行权的主要工作有两点,一是纪念邮票的选题和图稿审查;二是纪特邮票年度计划审定。这样一来,是否意味着特种邮票的选题和图稿可以不经国家邮政局审定,而由中国邮政集团相关邮票发行部门认定,编入纪特邮票年度发行计划,然后再由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审定计划即可?但是按照以往的惯例,选题和图稿的审定是包含特种邮票的,但愿这是笔误!
在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上,国家邮政局局长马胜军在讲话中明确了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的任务:“对邮票题材的选择是否适宜进行研究论证,推荐邮票题材,为国家邮政局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邮票选题工作要切实把握邮票选题的六大原则(正面性原则、均衡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定论性原则、非商业性原则、已故性原则);切实找准邮票选题的重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开展民主评议,为国家邮政局提供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前瞻性、时效性、科学性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加强咨询委员会的自身建设。”
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均由社会各界专家、知名人士出任,共17位。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士或著名专家,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家邮政局以及宣传、文化艺术争领域的负责同志。可见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主要是由专家和官员构成。这样一来,邮票能适应大众化口味吗?会产生曲高和寡现象吗?
笔者认为邮票是面向大众发行的,不论是用于邮政通信渠道,还是集邮收藏领域,都是大众在那使用、欣赏和收藏邮票,邮票能否符合他们的欣赏习惯和口味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议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适当增加集邮者名额,或者经邮票选题咨询委员会审定的选题、图稿和年度发行计划,先广泛征求大众意见,充分吸取大众建议后再敲定正式方案。这样才能提高我国邮票的水平,才能使我国的纪特邮票成为大众乐意收藏,能够走向世界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