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炒新还是反对炒新,看来真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尽管有识之士都纷纷表示炒新不利于邮市的健康发展,事实也多次证明这是真知灼见,但市场里炒新的势头却多年丝毫未减,而且每每在紧要关头,往往还是新邮的“耀眼”表现起到了引领大盘的作用。即使在本轮行情中有老票先行的痕迹,但到最后,涨得最厉害、市场最关注的依然是那些新邮和次新邮,换言之,对这些品种的运作力度是最大的。
为什么明知炒新不利于邮市的根本利益,却依然未见收敛呢?答案可能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一条,那就是炒新容易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尽管这样的收益伴随着的可能是同样最大的风险。而这恰恰是市场运行尚不规范的缘故。尽管价值规律最终会对邮品的价格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邮市而言,价值规律恐怕更多地还是停留于理论之上,实际的情况是,无论真实的价值究竟是多少,只要有人“挑头”,有资金介入,有跟风的出现,那么炒出个高于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鼓励炒新与反对炒新对投资者而言又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心理呢?投资者进入邮市就是为了实现收益,只要不胡来,怎样的操作策略最能“短平快”地见到成效,就毫无疑问地会选择它。尽管大多数投资者心里也都明白,炒新终究是“刀口上舔血”的买卖,风险极大,对邮市整体的发展而言也有着诸多的危害,可是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有风险,没有风险就谈不上投资。因此,是参与炒新还是回避炒新,目前在广大投资者中恐怕也难以形成比较一致的取舍。
面对炒新这一市场现象,人为地进行干预,恐怕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策略,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对于管理层来说,同样也面临着难解的矛盾,既要使新邮不成为市场运作的主角,又要保证集邮业务的收益乃至刺激整个邮市的进一步发展。炒新虽然有损于邮市的根本利益,但却能在最短时间里制造出耀眼的“泡沫”,尽管这种“泡沫”很可能又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消失,但毕竟对于促进邮品销售是有很大益处的,这一点是遵循价值规律的老票某些时候所很难达到的。此外,既然市场一直低迷,老票也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新邮的价值提升又从何谈起呢?既然参与了邮市投资,就势必想获得收益,在这样的矛盾思维之下,价值规律恐怕还是抵不上自己的钱袋重要。
所以,综合起来看,由炒新或是反对炒新引发出来的新问题确实是“剪不断,理还乱”,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恐怕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或许,炒新是邮市的一个阶段性产物,在邮市还没有真正走向正轨、邮政调控管理还没有真正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它还会长期存在下去,并经常对市场行情产生重要的影响。说句笑话,这可能就是邮市发展初级阶段的特征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