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03小版成了名符其实的热点,不但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而且价格也在扶摇直上。围绕着它的议论也一直不断,其中一个非常抢眼的论点,便是因为最新版《邮票目录》确认了其“身份”所致。这样一个常识问题,竟然被炒作的纷纷扬扬。
03小版原本就根正苗红,它一出生就是地道的邮资票品,正宗的小版张。新邮准生证——国家邮政局公告中,它一出生就以“版式二”身份出现。难道国家邮政局公告,还要邮票目录来确认?!公告中为什么不用原有的名称“小版张”?笔者揣摩,这是怕人们误将小规格的版张都误认为“小版张”,才出现“版式二”的称谓,这样一来就使人们很方便地识别,有“版式一”,才有“版式二”。况且现在版式令人眼花缭乱,创新的理念不断地打造出新颖的版式,用“版式”加数字类推的方式确实解决了难题,否则的话怎么命名?叫“小版张”、“小小版张”……?例如近年来的生肖邮票中赠送订户的小版被命名为“版式三”,就是最好的例证。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早已谈到,03小版除根正外,因为它还具有面积小,便于集邮者收集,也方便投资者交易;设计美,采用了最新的设计理念,为小版张锦上添花;印刷精,采用最新技术,最新印刷工艺,使小版张的印刷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数量少,小版张是同期各类品种中,发行量最低的品种,完全适应了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面值低,面值基本为平信邮资,所以售价低廉。小版张顺应了收藏规律,适应了市场原则,不但具有好出身,而且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可谓根正苗红!
如果我们等它发行4年后,经《邮票目录》确认,再着手收集或投资,这样连黄花菜都凉了!且极有可能成为别人增值的牺牲品,别人赢利的被宰者,最终沦为被套者。事实上最新版邮票目录确认了小版张地位是胡说八道!只要国家邮政局公告过的邮票(含小型张、小本票、小版张等),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都会收录。历年来的邮票目录均收入了新中国第一枚小版张,即1980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我们知道,2003年版邮票目录出版后,停顿了四年后才续发2007年版邮票目录,2003年版邮票目录就已经收录了2000年发行的《春节》、《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小版张;2001年发行的《辛已年》、《端午节》、《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昭陵六骏》小版张;2002年发行的《壬午年》、《中秋节》小版张。不但有详尽的文字资料,而且有小版张图谱。那时03小版还没有发行,不可能出现在2003年版邮票目录中。2003年版之后的2007年版自然得收录03小版,所不同的是2007年版邮票目录单列了小版张,笔者不赞成这种做法,按照邮票发行的规律,有邮局全张才有小版张,应该同以往的邮票目录一样,小版张应该附在该套邮票之后,这样才顺理成章
大江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