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上证指数中了“空头计”

[日期:2008-02-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益邦投资 潘敏立]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8-02-25 01:57

  ⊙益邦投资  潘敏立  

  

  受股票型开放式新基金重发消息的利好刺激,上周初上证指数抵挡住CPI创新高的压力,曾经一度摆脱低迷,形成了下跌以来的首度日线两连阳组合,就连中石油都在上周二尾盘主动上拉,政策底有望形成。

  但好景不长,浦发银行欲大举公开增发的消息被捅了出来,市场像对付平安增发一样用脚投票,上证指数再次受金融板块和权重股的拖累,三连阴掉头向下,上周末补去“立春”的跳高缺口。

  至此上证指数已面对4195点的前期低点,在黯然中无所适从。在上周先扬后抑的交易过程中,一改近期缩量的态势,量能明显增大,表达了市场对“狮子大开口”的公开增发方式已是极为反感和相当恐惧。

  

  公开增发的“砸盘计”

  去年,中信证券和万科分别在9月初以数倍高于定向增发的价格对流通股东实施高价增发,目前认购者已经深套;今年1月下旬平安上市未满一年便提出1600亿元以上的公开增发;现在浦发银行还未开董事会,其大手笔公开增发的消息又被捅了出来。

  人们不禁要问:还有多少家公司将推出来这样大手笔的增发?二级市场将这些公司视为绩优公司、成长公司、蓝筹公司,看好该类公司、投资该类公司,让该类公司做大做强,难道就是为了得到这样的“回报”吗?而且都不向流通股东作一点点真诚的解释,只知道“拜会”机构试图通过。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采取定向增发非要公开增发呢?

  再融资有许多种方式,除公开增发外,还有配股、有定向增发、有可转债等等,而对二级市场冲击最大的无疑是大手笔的公开高价增发。在未公开增发时先下跌、在公开增发后再度下跌深破发行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

  目前,平安和浦发还没有拿到一分钱,市场却已因此而损失了几万亿元的市值。从平安的增发公告“开始砸盘”,到浦发被人捅出消息“暗中砸盘”,再到预测另有一些大盘股将增发为躲避雷区“提前砸盘”……这“砸盘”三部曲,谱写了中线买家的“长恨歌”旋律。

  同时,欲增发的公司股价也已如“过街老鼠”跌势不断,二级市场持有人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市场信心崩溃,进入了一个“全输”的恶性循环中……看来,参与各方全线中了空头的公开增发“砸盘计”!

[1] [2] [3]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银行25日人民币挂牌价
下一篇:建议单边征收印花税 正在准备提案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