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最响亮的新闻就是打捞沉船“南海1号”了,其包含的信息量是无比丰富的。无论是科技界、考古界、历史界,还是工程界、航海界、收藏界,都引起轰动。单就收藏界,它带给人们的震撼是空前的,也给认购证市场以十分的启迪。
“南海一号”文物数量之多超乎想象。整体打捞前,在“南海一号”沉船中已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000余件。整体打捞后,根据探测情况估计,沉睡海底700余年的整船文物可能达到6万至8万件。股票认购证尽管散落在社会上达十二三年之久,被从造纸厂化浆池中“打捞”收藏的数量十分可观:大连商场、绿天鹅总量达到几千箱,计几千万枚,其他散落在藏家手中的品种也有一定存量。
“南海一号”文物十分珍贵超乎想象。多数都是十分罕见甚至绝无仅有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以瓷器为主,与这些瓷器年代、工艺相当的一个瓷碗,此前在美国就卖出了数十万美元的天价,而这里却是整船、成批地出现。股票认购证虽然比起邮票总量来算是极少的,但由于股藏市场是新兴市场,参与人员少,价格却低很多,除少数大版张或套证价格在千元、百元外,多数是几角钱一枚的,大连商场、绿天鹅甚至仅几分钱一枚,而同等存量的邮资片价格近一元甚至几元一枚,差距巨大。于是,一些认购证藏者开始进行“认购证组号”工作,以提升认购证的价值。
“南海一号”打捞之艰难超乎想象。整个打捞时间跨度达到20 年。1989年,中日决定联合打捞“南海Ⅰ号”。但是,合作仅持续了5天,日方发现打捞耗资巨大,获利难以确定,不肯继续合作打捞。从2001年至今,我国考古队员深入到海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