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块头”被压:个股真涨股指“假摔”

[日期:2008-01-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8-01-16 07:45

六成个股真涨 沪深股指“假摔”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报记者 许少业 杨晶
   

  周二,在中石油携金融、地产等权重股集体砸盘的影响下,沪深股指在连续收出十字星后下跌收阴,沪指5400点再次面临考验。不过,市场做多热情并未迅速退潮。板块轮动中,钢铁、家用电器、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等板块相继活跃,中小板综指等也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行情显示,由于中石油与其他权重股普遍的走低,昨天沪深股指在小幅高开后便展开探低之路。沪综指开盘的5500点大关便一去不返,盘中钢铁股纷纷反弹护盘,但仍难敌午后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的加速下探,沪综指跌破5日均线后向10日均线寻求支撑。当沪综指盘中守住5400点后,在权重股多数止跌企稳和中小盘股陆续活跃表现的推动下,两市股指最终缓慢收窄跌幅。收盘时,沪综指报5443.79点,跌54.11点,跌幅0.98%;深成指报19034.02点,跌107.11点,跌幅0.56%;沪深300指数报5696.45点,跌35.31点,跌幅0.62%。

  两市最大的权重股中石油在31元下方继续走低,金融股集体走弱,地产龙头股遭遇重挫,致使沪深股指在六成个股上涨的基础上仍以阴线报收。据Wind数据统计,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神华以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14只沪市金融股,总共17只个股共拖累沪综指58.5点,其中下跌1.14%的中石油单只就拖累沪综指11.3点。周一活跃领涨的几大券商股,昨日普遍下跌,180金融指数下跌2.29%,也超过了沪深股指的跌幅。前期连续上涨的地产龙头股大幅下跌,保利地产跌6.21%,万科A跌3.14%。

  在上述权重股走弱的同时,中小盘个股继续逆市上行,与近期行情格局并无二致。电器、农林牧渔、新能源、电力、有色金属等类品种整体表现十分活跃。申万行业指数中,电器、农林牧渔板块分别上涨4.1%、2.9%,有色金属板块涨2.2%;而金融服务、房地产板块则分别下跌1.5%、2.2%。中小板表现更为突出,八成品种上涨,其中苏泊尔等5只个股封于涨停,上涨1.19%的中小板综指也因此再创下收盘新高6305.56点。

  针对昨日股指的表现,不少机构认为,沪综指的表现受到权重股的影响显著,市场整体还是属于强势运行范围,而且上升趋势没有发生逆转。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热点的活跃度已有所下降,市场仍有调整的压力,建议继续关注权重股对股指的影响,同时伴随上市公司年报的逐渐披露,投资者可对绩优股和具有成长性的个股多加关注。

主动回调利于春季行情


  □日信证券研发部
  

  受累于外盘下挫,使大盘指数出现了08年以来幅度最大的下跌。不过,盘面个股的活跃程度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做多力量释放的整体环境没有变化,资金堆积的压力进一步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昨日下跌界定为市场的主动性回调休整,春季行情仍有进一步深入演绎的空间。

  外盘加重蓝筹股调整压力

  昨日沪综指下跌54点,跌幅接近1%,下跌动力主要来自大盘蓝筹股,场内上涨个股数量接近900家,明显超过419家下跌股的数量。根据大智慧软件提供的数据,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分别带动沪综指下跌11.07点、8.33点、6.92点和6.35点,再加上中国石化、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仅仅这7只个股就带来了沪综指53.04点的下跌。从指数上看,代表大盘蓝筹股走势的上证50指数下跌1.30%,成为核心指数中跌幅最大的指数。

  2007年12月以来,大盘蓝筹股一直跑输市场,盘面呈现典型的“八二”特征。蓝筹股下跌的原因并非源于自身股价过高,外盘市场的疲弱走势,令A股蓝筹股显现出巨大的调整压力。受美国市场影响,港股自去年10月末的下跌趋势仍未终结,A-H股的差距不断扩大,截至本周一,51只A+H股中A股相对H股的算术平均溢价幅度已经高达126%,创造了多年以来的新高。中铝、南航、国航溢价幅度都在200%以上,中石油、中石化溢价150%,曾经折价的招行溢价50%。伴随着国际市场的巨幅波动,香港市场的中石油、中石化、中铁、工行等加速下跌,纷纷达到数月新低。巨大的比价效应对蓝筹股形成拖累,使之成为市场做空动力来源。

  八二分化显现资金支撑

  蓝筹股疲弱与中小市值股活跃的“八二分化”,是近几个月市场的主要特征。当蓝筹板块因为港股拖累进一步释放做空动能的时候,问题的焦点转化为市场人气会否因此受到影响?中小盘股活跃的基础会否出现动摇?

  我们认为,A股市场跟随外盘陷入全面调整的可能性非常小,巨额资金将继续维持行情的高度活跃。虽然调控政策压低了12月的信贷、货币增长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种种迹象显示,目前流动性压力依然巨大,不排除近期央行出台回笼力度较大政策的可能性。在公开市场业务上,1月份到期的央票资金和正回购资金达到创纪录的1.49万亿元,截至1月13日,央行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回笼其中的5340亿元。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外汇储备的增量投放,后半月国内仍有高达9550亿元的净资金等待释放。国债指数更清晰地反映了国内资金的充裕程度,去年12月以来,国债指数连续大幅走高,累计涨幅超过0.9%,目前已经达到了2007年5月央行四次加息之前的水平。

  我们重申“一季度是全年最好盈利时机”的基本判断,主流资金不会在目前时点上轻易放弃。整体来看,虽然近期大盘可能受累于权重蓝筹股而难有出色表现,但巨额资金供应将保证市场维持相当高的活跃程度,“八二现象”有望继续。“春季行情”不会轻易结束,市场内部的主动回调休整,将拓展行情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把握热点轮换节奏的基础上,投资者仍可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参与。



A股“大块头”被疲弱港股压制
短线指数恐仍上下两难

  □海通证券 吴一萍

  

  本轮行情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小盘股持续活跃和大盘股疲弱构成一对矛盾,这对矛盾在近期进一步放大。之所以市场热点难以从小盘股向大盘股切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香港市场重心在不断降低,而这种压力在A-H股溢价幅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开始试探性地释放。

  香港成为大盘股的参照坐标,溢价率又成为压力,使得大盘权重股在香港明显企稳上扬之前仍然存在重心下移的可能。尽管包含金融、地产、钢铁、石化等板块在内的大市值权重股有较好的业绩支撑,但由于这些股票选择的参照系是香港市场,所以估值的相对优势并没有在盘面上显露出来,机构投资者对于这些大盘股的态度是比较谨慎的。而小盘股虽然面临较大估值压力,但没有“参照系”的直接困扰,使得小盘股行情如火如荼地展开。

  那么小盘股脱离估值中枢的距离会持续扩大下去吗?市场维持这样的演绎格局会有风险吗?从大盘权重股和小盘股这两个对立面来看,大盘股的估值压力实际上并不大,但要取决于外围市场的运行,有被动跟从的可能;而对于小盘股来说,估值压力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获利盘的压力,中小板综指不但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从11月低点算起已经有了33%的涨幅,有17%的中小板个股超过了50%的涨幅,这个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期小盘股累积的获利盘是比较可观的。

  从短线来看,大盘股受制于香港下跌的压力,重心抬高所需要的力量还在酝酿,这种酝酿来自于机构对于宏观经济看法的统一以及年报披露后进一步确认蓝筹股的增长潜力,尽管这种压力可能随着年报和季报的公布而逐一化解,但短线来看这种压力还没有完全得到释放,所以股指受到大盘股左右的状态还比较难改变,大盘股下跌空间虽然有限,但上涨动力也不足。而小盘股获利盘的心态并不稳定,随时可能导致回吐,如果集中释放对人气的打击会比较明显。在这两个担心的共同作用下,大盘短线上行压力比较大,不过由于大盘股年报业绩较为突出,下跌空间并不大,随着年报的陆续公布,蓝筹股的业绩浪仍然会有所表现,只是短期内香港市场的情绪波动很可能要波及到大盘蓝筹股身上。


“双超预期”令震荡持续


  □中国证券报记者 贺辉红
  

  近期,市场注意力开始转向2007年报和2008年一季报业绩超预期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但有分析人士指出,不能仅仅关注业绩的超预期,更应该关注经济数据的超预期。两个“超预期”概念开始引发市场分歧,加之外围股市震荡不断,近期市场或以持续震荡为主。

  三、四月份将是07年年报集中披露期,而股市一般会提前两至三周反映。从业绩预报情况看,数据显示,截至1月10日,共有6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07年的业绩预告,业绩预增比重达一半以上;业绩向好的占比为四分之三。分析人士认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有业绩释放的动力,在这一情况下,业绩预告往往会低于实际值,以带给投资者意外惊喜。以07年中报业绩为例,在业绩预增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的实际业绩与预告值相符,但仍有23%的上市公司实际业绩好于预告业绩,而低于预告的仅13%,因此07年实际业绩情况好于预告业绩的概率较大。

  虽然诸多专业人士认为业绩超预期将引发A股上涨,但也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即宏观经济数据乐观且信贷控制压力缓解。事实上,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已经出现。

  首先,1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85亿元,同比少增1720亿元,从贷款结构来看有些令人意外,12月新增居民户贷款仅有15.7亿元,占新增贷款比重的3.3%,居民短期贷款下降365亿。而来自市场的消息称,目前信贷控制并没有如市场所预期的在一季度“出现松动”,而是一如既往的严厉,目前部分银行正在为信贷额度而努力。分析人士认为,央行的紧缩决心很大,因而08年初的信贷可能不会太宽松,从而对投资反弹的力度不能报太高预期。

  其次,传统的圣诞本应是出口旺季,但这一现象并未出现,12月份对欧盟和美国出口双双出现下滑,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从11月的11.9%下滑到12月的6.8%,下滑幅度之大远超市场预期,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速再度放缓几成定局。在我国经济还未完成转型之前,出口增速的大幅放缓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视。

  有分析测算,如果美国GDP下降1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将下降6.2个百分点,出口总额下降1.2个百分点。按此计算,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下降至1%,则对美国出口增速仍达16%,而我国第四季度增速仅10.7%,这说明目前出口已经提前反映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不过亦有分析指出,对欧盟出口增速的变化仍值得关注,因为欧盟的贸易顺差基本来自美国,美国经济的下滑将拖累欧洲经济的增长,并影响到中国对欧盟的出口。

五大机构论市
2008年01月1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短期上升动力有所减弱
  周二股指震荡整理,盘中失守5日均线时引发一轮抛盘,尽管仍有较活跃的局部行情,个股尚有涨停,但上档的压力逐渐增加,近期应重点关注上证指数5640点的技术阻力位。如果后半周收盘指数不能收于5日均线之上,持股者的信心可能会有所动摇,不排除出现中阴线的可能,当然多方经过休整之后仍有上攻的动力。(申银万国)

  

  整体运行趋势依然向好

  继上周单日回笼资金2440亿和2600亿之后,央行再度单日回笼资金超过2千亿,引发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致使昨日盘中大盘蓝筹股出现整体性回落,尤其是银行、证券、保险等,对股指影响较大,不过中期来看市场整体运行趋势依然稳健向好,这一位置的调整有利于中期趋势的发展,为突破5500点夯实基础。(方正证券)

  

  大盘探底后将震荡上行

  周二大盘走出震荡回落的格局,全天两市均小幅下跌,大盘权重股出现主动回调,是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但是个股赚钱效应比比皆是,市场非常活跃,预计周三指数在探底后有望重新震荡上涨。主流热点:有色金属股。该板块股性历来非常活跃,一旦启动就是连续上涨,加上良好的业绩预期,后市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那些行业龙头的大市值有色股,涨幅可能更为乐观。(北京首放)

  

  年报行情将引领大盘上涨

  连续上行之后昨日大盘陷入调整并考验5400点的支撑作用,短期上涨趋势首度遭遇压力。从盘面看,主要是市场期待的业绩浪并没有如期展开,导致大盘运行缺失方向。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资金只是战略性转移,而不会撤离市场,从题材股撤离的资金一个最大的转移目标就是业绩具有高增长能力的蓝筹股,并有望撬动下一个热点出现,因此,年报行情导致的大盘上涨仍值得期待。(杭州新希望)

  

  股指步入震荡休整期

  周二股指在小幅高开后呈现震荡走低态势,成交量较周一略有放大,部分个股出现获利回吐的抛压。周二的阴线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短线震荡可能延续,虽然股指在1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但市场的抛压明显,指标股的做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股指的上行。从技术指标看,KDJ指标呈现高位死叉的态势,预示市场的调整压力极大,因此,沪综指仍然可能调整1至2个交易日。

  (武汉新兰德)

参股金融板块两大角度把握良机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近期A股市场虽然震荡中出现调整的迹象,但参股金融股权股则反复走强,西水股份、两面针等品种出现了一浪紧似一浪的主升浪,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热门股,似乎在表明参股金融股有望再度崛起。

  不可否认的是,参股金融股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其实是需要仔细区别的,因为对于拥有参股金融企业控股权,或者可以合并报表的上市公司,他们是没有减持冲动的,未来的业绩增长主要靠参股金融企业的业绩增长。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与其低吸持有此类个股,还不如直接低吸持有那些纯正业务的券商股、保险股或者银行股。

  而对于那些参股,只有分红才能够体现投资收益的参股金融股来说,在分红与减持套现的权衡中,往往更倾向于后者,所以,此类品种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重估的动能将更为突出。

  不过,此类品种也需要有所区别的,只有那些巨资拥有金融股权但也达不到合并报表的上市公司才是最佳的投资目标,稍微减持上市金融股权,就能够使得公司的基本面出现根本性的变化,那么,此类个股就是潜力股。

  循此思路,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寻找参股金融股的投资机会,一是大量持有金融业上市公司或待上市公司股权的个股,兰生股份、西水股份在近期的反复活跃就是最佳的对象。因此,南京高科、宁波韵升、杉杉股份、雅戈尔、商业城、华资实业、中海海盛等品种可低吸持有。而持有重庆银行以及参股西南证券、益民基金和近期刚刚公告准备投巨资参股万州商业银行股权的重庆路桥也可低吸持有。

  二是目前公告将巨资参股金融股权,但目前尚未有明确公告信息确认的个股,此类个股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大,但正由于此,目前股价相对低企,未有明显的涨升态势,比如投巨资参股昆明商业银行的博闻科技,投巨资参股永安保险的宝商集团,投巨资参股江海证券与西安商业银行的工大首创等品种可低吸持有。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花旗四季度亏损98亿美元
下一篇:“南海1号”与“认购证组号”(上)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