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07年十大财经新闻 2007年十大证券新闻

[日期:2007-12-26]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字体: ]

[]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7-12-26 02:12

2007年十大财经新闻

  1、“两个防止”成为宏观调控中心工作   货币政策10年来首次“从紧”

  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会议提出,已实施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迭创新高   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加大

  今年以来,在猪肉等食品价格的推动下,物价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攀高,11月份更是上涨6.9%,创下11年来新高。

  3、沪深两市总市值超30万亿   全年IPO募资4470亿元

  8月9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21万亿元,首次超越GDP总量,10月份我国沪深总市值突破30万亿大关,目前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人寿、大秦铁路、中国铝业、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一批大型优质公司回归A股市场。全年共120家公司IPO,募集资金4469.96亿元,创历史新高。

  4、央行史无前例6次加息  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2007年以来,面对过剩的流动性以及结构性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力收缩货币流动性,货币政策的频率和幅度均前所未有。

  5、调控声中房价一路走高   住房保障体系加速落实

  在一系列调控措施中,2007年国内房价却一路走高。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9月,央行联手银监会提高第二套房贷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11月,相关部门连续发布《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我国加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调控思路日益凸显。

  6、 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一批重要经济法律出台

  2007年中国经济立法迈出了坚实步伐,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9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垄断法,旨在保障民众基本利益的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也相继出台。 

  7、境外投资开闸   银证保系QDII加速出海

  在国际收支失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促进资金流出成为2007年外汇管理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其中,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对外证券投资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银行、基金、保险公司均已先后出海,累计汇出资金近300亿美元。此外,境内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试点也已获准,正在筹备之中。

  8、2000亿特别国债催生中投公司  80亿美金牵手黑石和大摩

  9月29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注册资本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国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开创性举措,中投公司成立旨在改善所控股国内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和提高外汇投资长期收益。目前,其已出资80亿美元先后入股美国黑石和大摩。 

  9、居民理财热情高涨  银行存款余额5年来首降

  随着今年我国股市大牛,银行存款“搬家”进一步升级,10月份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7.85万亿元,较上月下降4498亿元,这是继2002年2月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首次出现负增长。下降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理财热情高涨,新股申购、购买基金等理财活动频繁,今年我国基金资产净值总计已经超过3万亿元。

  10、“油荒”蔓延   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成立

  伴随着国际油价屡创历史新高,国内外成品油价格倒挂问题日益突出,最终使7月份在华南地区显露端倪的“油荒”在11月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重压之下,国家发改委11月1日起调高成品油价格。相应的各项能源战略也工作加速推进: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宣告成立,能源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07年十大证券新闻

  1、上证综指上破6000点

  2007年,股指迭创新高,10月16日,上证综指创出历史最高点6124.04点。同时,一级市场融资量也创出历史纪录,全年IPO逾4000亿元,3万多亿资金囤积于一级市场。股指上涨和新股扩容一起造就了股市容量的飞跃,沪深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大幅超越GDP。

  2、证券交易印花税提高

  5月30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千分之一提高至千分之三。受此影响,股指在此后几个交易日中连续大幅下跌。“5·30”由此成为许多股票的重要分水岭,虽然此后股指仍然创出新高,但仍有相当部分股票价格未能超过“5·30”高点。

  3、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

  一大批蓝筹股海归成为2007年最为亮丽的风景线之一,而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则是焦点中的焦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中石油,一夜之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和沪市第一权重股。不过,市场的过度追捧,也使开盘价大大高出机构预期,导致此后股价表现不佳。

  4、基金总资产超过3万亿。

  居民理财意识的大觉醒,促成了基金业前所未有的盛世,排队抢购基金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带来的是基金规模的急剧膨胀,总资产已经超越3万亿元。基金再度成为股市中的绝对主力。

  5、QDII正式启航

  7月5日,《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施行,QDII由此开启了海外投资的旅程。此后,银行、保险、基金、券商、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获得QDII资格或发行QDII产品。

  6、券商综合治理胜利完成

  经历了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券商综合治理工作于2007年大功告成。一批风险较高的券商得到了稳妥处置,而优质券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海通、长江、国元、东北等券商实现了借壳上市,多家券商的IPO工作也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7、“杭萧钢构案”成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

  2月至6月间,杭萧钢构股价暴涨暴跌。4月5日,因涉嫌股票内幕交易,杭萧钢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5月初,3名犯罪嫌疑人被逮捕。12月,检察机关以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罪分别对三名嫌疑人提起公诉。此案被称为“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成为监管机构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的典型案例。

  8、“港股直通车”预期引发港股暴涨

  8月20日,有关部门透露将进行允许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港股的试点。这项被称为“港股直通车”的政策立即引起了香港股市的连续大涨。不过,由于有关条件还不成熟,“港股直通车”计划此后被暂缓。

  9、《期货交易管理条例》颁布。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4月15日开始施行。该条例将适用范围从原来的商品期货交易扩大到商品、金融期货和期权合约交易,为金融期货的推出铺平了法规道路。此后,中金所接连推出有关股指期货的细则,并批准了一批会员资格,股指期货各项准备日益成熟。

  10、公司债市场正式启动

  9月24日,长江电力发行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第一只公司债。由此,公司债市场在经过多年酝酿之后终于拉开大幕,这为我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开辟上市公司又一直接融资渠道写下了新的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尚福林:改革新股发行 期指推出或延迟 "一点遗憾"
下一篇:焉能不牛?机构持仓量半年翻12倍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