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07-11-28 02:38
论战:A股牛市结束否?
重回五千之下是牛市已结束还是调整将见底
![]() |
周二股指跳空低开,成交量再现地量。从大智慧LEVLE-2看,中石油一周散户持仓由52%%上升到54%%,从单数差来看,机构卖单始终较大,并拖累中石化下跌,对指数形成压制。盘中只有航空板块受益人民币升值与预期的油价回落机构持仓逆势增加,另外旅游板块也受益于人民币升值而受到中线资金的关注,但在目前赚钱效应的弱化之下市场增量资金入场缓慢。从技术上看,股指跌破半年线之后将继续考验下轨道的支撑,4798与4754点是支撑位置。(万国测评 王荣奎) |
⊙上海证券报中证投资 徐辉
此次调整不会是牛市的结束
我们需要对此次调整有一个认识,它究竟是牛市的结束,还是牛市中的一次调整。笔者的观点是,它是牛市中的一次调整,在2008年我们还有机会再度站在6000点之上。而展望1000点启动的这轮牛市,其进入熊市之前见到10000点的机会非常大。无论从香港百年股市、还是从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股市来看,一轮牛市下来的平均涨幅都在10倍以上。此次市场调整,更多的源于外力。事实上这有利于牛市运行的更加长久、更加稳健。深层次看,人口红利、城市化、中国崛起等事件必然在未来10年出现,作为经济、历史事件的先导,证券市场必然要提前反映这一历史事件。
半年线未必能够成为调整终点
当前市场争论的焦点在于,沪综指的半年线能否成为此次调整的终点。笔者认为,判断市场是否调整到位,需要从市场下跌的原因来分析。如果在调整的过程中,市场下跌的原因逐步被解除,那么市场将有望逐步趋稳,进而形成新的起点。
此前我们认为,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一、估值压力。在沪综指处于6100点时,我们认为市场估值太高。该点位对应2007年收益的A股市盈率在45左右,市场要回落到合理估值区域,需要调整30%,使得市场基于2007年收益的市盈率达到30倍左右的水平。二、宏观调控力度的趋紧,市场资金压力的加大是导致市场进入调整的直接因素。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宏观调控仍然在进行之中。银监会要求银行控制贷款规模在限度范围内,这样严厉的措施在近年来十分鲜见。在估值偏高的背景下,资金面的收紧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将非常大。另一方面,A股在4900点附近对应的2007年市盈率为36倍,距离进入合理估值区域仍然存在15%左右的差距,对应的点位在4200点到4300点附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合理估值区域未必就与市场实际调整到的点位完全相吻合,这需要看届时市场各方面的状况,恶劣的情况下不排除形成空头陷阱的可能。而在资金相对充裕、上市公司盈利好于预期等较好状态下,市场又有可能在高于该区域的点位下结束调整。
不同资产类型的不同应对
对应市场此次调整的应对之策,我们需要区分资产类别而定。首先,假如持有的是现金,那么我们还是坚持前期的观点,现在仍非抄底A股好时机。继续等待市场进入投资区域后,再根据市场的情形做决定。其次,假如持有的是股票,那么,对于股票价值的判断就显得相当重要。比如,我们持有的是优势企业股票,公司的价值定位相当清晰,而且从目前的价格与价值匹配情况来看,并未出现显著的高估,那么继续持有显然是不二的选择。假如我们确信我们进行的是长期投资,而且投资对象并未显著高估,那么,我们就不要尝试波段操作。
市场见底有三个重要信号
市场见底有三个重要信号:政策回暖,大盘指标股探底回升,技术指标底背离。现在看来,这些信号仍然不明确,那么,大盘仍然不要轻易言底,我们不能对半年线支撑抱有太大指望,当然,半年线附近的争夺是必然的,但很可能先击穿半年线之后才能有返身向上的走势。
大盘在击穿半年线后将出现一两百点的下探,这样可以促使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并且出现放量,只有这样,市场才能从持续阴跌、交投低迷的状态中转变过来。
8月17日的低点在4646.46点,8月18日出现大的向上跳空缺口,如果出现羊群效应放大下跌幅度,大盘将可能击穿双头形态的量度目标4800点并下探到4646.46点。如果果真如此,大盘将产生回试半年线的强力反弹,投资者需密切观察4800点击穿以后的反弹力度和市场氛围,如果反弹不力,那么,下探到4646.46点将是一个比较大的出击机会。(成都商报)
大盘完成修复尚需时日
⊙中信金通证券 钱向劲
承接周一跌势,加之隔夜美股大挫,周二沪深B大盘再度遭受空方袭击,指数呈现单边下挫之势,双双收出中阴线,其中沪市B指下跌7.51点,跌幅为2.32%,收于316.51点,半年线被彻底击破。深市表现更加不尽如意,深成B指大跌298.03点,大跌5.89%,报收于4762.98点,形态进一步恶化,并领跌各大指数。
从整体看,B股市场连续下行,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市场本身较弱,即使有反弹成交量也不能有效放大,因此本身机会不多。与此同时周边市场不稳定尤其是港股的大幅回落拖累作用是存在的,对深圳B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影响B股市场运行的A股大盘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周二沪综指甚至击破了半年线,给市场人气带来重大打击。虽然说从市盈率方面看,大盘调整一个多月来,B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大幅回落,深市B股甚至回落到20多倍,其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但是大环境方面以及技术形态显示,大盘完成修复尚需时日,投资者可观察A股是否止跌后再进行操作,目前仍应以多看少动为主。
半年线能否撑住大盘?
随着上证指数昨日报收4861.11点,今年以来收盘首次低于其120天均线(即半年线),一时之间,大盘的底在何方再度成为市场最费思量的问题,而半年线能否成为股指的有效支撑位呢?《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虽然上证指数昨天收盘跌破了半年线,但目前来看还不算有效跌破,需要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于半年线以下才算。半年线作为一个重要的市场平均成本线,预计多空双方肯定会在这一点位附近进行一定的争夺。
而另一位创新类券商人士则认为,尽管上证指数昨日才首次报收于半年线之下,但深综指其实早已经有效跌破半年线。由于沪市今年以来不断有大盘权重股上市,使其半年线对市场平均成本的代表性有一定程度的失真,而深市近来上市的都是中小板股票,对指数的影响不大,因此深综指的半年线更能代表市场的平均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半年线早就被跌破了。
如果说市场的半年线已经被有效击破,那么股指的下一个支撑位又在哪里呢?
上述创新类券商人士表示,从近期的市场表现来看,大盘明显要看中国石油(601857.SH)的"脸色"行事,因此中石油股价何时能够止跌企稳将对股指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方面是它在上证指数中的突出权重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它对中国石化(600028.SH)等同板块权重股的带动作用决定的。目前来看,30元左右暂时成为市场各方能够接受的一个价位,中石油能否在此止跌还有待观察。
中石油昨日报收32.55元,如果股价跌到30元预计还将拉低上证指数近百点。
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则认为,目前很难判断股指下跌的具体点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因为目前点位抛出的很多都是割肉性质的恐慌盘,真正还是获利筹码的应该比较少。而基金投资者是否会大规模地赎回基金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尽管此前很多基金经理已经空出了一部分仓位,但一旦出现集中性的大规模赎回他们还是会被迫抛出股票。(第一财经日报 张志斌)
市场寻求软着陆 行情孕育新生机
⊙阿琪
行情在5000点上下已经拉扯多日,有抗跌意图,但始终反弹无力,这表明虽然行情下跌的绝对空间已经不大,但要完全结束调整再拾升势可能还有待时日。
中石油回归带来投资策略变化
中石油的回归曾经引起市场的高期望和热烈的追捧,但目前除了要面对高位买入中石油如何解套的问题,还面临大盘受其拖累的问题。实际上,曾经的“高油价支持高股价”、“机构必须配置支持高股价”、“第一权重股享受高溢价”等均非理性认识。中石油的涨与跌,机构配置与否、会配置多少、又在什么价格区配售等本质上都将取决于中石油的估值水平和它的成长性。既然谈到机构配置,就应当明白机构投资者有着理性的认识和严格的投资纪律,绝不会明吃亏地高价买入,或者像投机者那样去炒一把,何况中石油庞大的市值不是一两家机构能够动得了的。虽然目前中石油的股价已经跌近机构们早先的估值区域,但不代表着该股将挽救日益疲弱的大势。并且,即使中石油的行情能够实现软着陆,也不意味着中石油对行情的负面影响能够消除,其对后期行情的负面影响有:(1)市场曾经预期2008年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有望达到35%左右,但按照一致性预期,中石油在2008年只有10%左右的小幅增长,其庞大的权重将使明年公司整体的利润增长率下降30%左右,直接拉低明年公司预期增长率近5个百分点。拉低整体利润预期增长率,也意味着中石油间接地抬高了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加大了行情的潜在调整压力。作为号称亚洲最赚钱的公司,给行情带来的却是一种隐痛。(2)基于中石油的成长性不如其它诸如金融等权重股出色,如果机构投资者在完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基本配置后任其行情随波逐流,则中石油将来的行情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迟缓和凝重的态势中。如此,扛着第一权重股旗号的中石油对其它大市值股票的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牵连性影响,并直接影响到指数的活跃性。
中石油的这一行情特性不得不令我们需要修正将来的行情预期和投资策略:个股牛市的机会要远大于大盘牛市的机会。
机构“讲故事”加大调整幅度
人们都知道“5·30”之前2、3个月是散户“说故事”的行情,实际上10月中旬之前2、3个月的行情也有着机构“说故事”的痕迹。机构们曾经说的故事虽然不能全部包罗,但投资者记忆犹新的有:“日本泡沫性牛市最颠峰时,市场平均市盈率是100倍,目前A股60倍不到的市盈率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大盘股的权重价值是稀缺资源”、“有色金属价格仍将高涨且具有资源价值”、“通胀是个周期性因素,到四季度CPI指标将回落”、“中国远洋在资产注入后,合理估值至少100元”、“中国神华2、3年内将实现整体上市,目标估值价应在100元以上”、“宝钢股份理应享受高溢价,调升目标价至25元”……。在机构关于具体股票“说故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典型版本,即某某公司将有资产注入,资产注入后的业绩将大幅增长,因此,给予25倍或30倍市盈率的理性估值标准,该股还有50%或者100%以上的估值空间。由于机构“说故事”的专业性特征比较强,听故事的对象大多是一些机构的核心客户、超级大户、中大型的私募基金等。有时候,故事说多了就会形成定势思维,也会出现把自己“忽悠进去”的现象。所以,在本轮行情中吃亏较大的多是一些大资金,一些基金净值出现显著下跌即是反映。在所有机构说的故事中,明白人都可发现在“故事情节”里都有一个条件假设,我们知道,假设本身是靠不住的,只要假设条件一错,则会全盘皆错。“5·30”之前散户们“说故事”、“听故事”和“传故事”都是想让自己“靠故事赚钱”,机构们同样如此。在10月中旬之前的2、3个月,一直崇尚理性机构们为什么要“说故事”呢?可能是因为在行情不具备价值驱动力之后,在基金被疯狂申购的逼迫下,他们只能通过“讲故事”来驱动行情。同样是“说故事”,但散户和机构的级别不同,能量当然也不同,其故事破灭之后所产生行情调整的级别当然也是不同。因此,本轮告别6000点后调整走势的幅度、运行的时间,以及行情的复杂性都要大于“5·30”。
行情寻求软着陆和梳理新秩序
了解一点股市历史的人都知道,前2年的牛市行情来之不易,尽管目前行情的调整幅度已经超过千点,市场的财富效应在弱化,但到目前为止,人们的牛市思维仍在,人们的牛市预期仍在,牛市驱动力之一的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在,尽管增长率有所减缓,但公司利润的增长趋势仍在。因此,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即使目前已经失守5000点,但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不是很大,更不会出现类似几年之前那种水银泄般的下跌,而是将慢慢寻求软着陆,并在结构性调整中继续输理来年行情的新秩序。目前各个专业机构均已开始着手对2008年行情的分析与展望;各个投资机构均已开始年终盘点和对来年的未雨绸缪,这预示着行情在寻求软着陆和梳理新秩序之余,也已经开始孕育后期行情的新生机。从投资策略上来看,在股改促使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后,未来3、4个月行情的重点必然产生在“高增长、高分配、高比例扩股”的年报行情上;更久一点看,股指期货催化下的权重股和人民币升值进度加快的投资主题仍将是行情的主线。
两年多来沪综指首度失守半年线
股市有了熊的味道?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股指失真,120日均线告破参考意义不大,牛市根基依然未变
昨天,上证指数两年来首次击穿半年线,给后市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悬念。
周一,国际市场上,中国燃油期货受原油下跌影响走低,同时美国股市周一大幅下跌,金融市场暴露出的更多问题,再度引发了有关信贷危机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的担忧。受此影响,周二沪深两市均低调开盘,沪综指、深成指低开低走。至收市,上证指数收于4861点,跌97.74点,成交535亿元;深成指收于15681点,跌376点,成交277亿元。两市总成交仅912亿元,比前日进一步萎缩。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分别跌3.58%、4.35%,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均跌逾4%,房地产股中的"万金招保"四大金刚股价有雪崩迹象,招商地产跌逾7.6%。这些大盘蓝筹股成为带动大盘下跌的主要动力。两市共490只股票上涨,1021只股票下跌。
昨天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是,上证指数跌穿120日均线。市场上称这条均线是"牛熊分界线"。上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05年10月26日,当时股指还在1100点附近,是本轮牛市启动前最后一跌。
回顾以往,指数在跌破120均线后,有时会通过反弹重上均线之上,给中小投资者提供出逃机会,如2000年10月20日、2001年3月1日沪指两次重返120日均线,并延伸出多天的上涨行情。有时却加速下跌,套牢投资者,严重动摇市场信心。如2001年7月27日、2004年5月14日。因此,120日均线又被视为重要的心理线。
南京证券分析师张晋东认为,跌穿120日均线后,本周或下周,会有一次抢筹的反弹。如果周三、周四股指不能站上4900点,下一支撑位将在4600点附近,其标志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止跌反弹。他预计中国石油跌到29.60元将有一轮上涨行情,但不会延续很久。
睿信投资董事长、知名证券分析人士李振宁认为,本次调整很正常,后市下跌的空间也有限。对沪指击穿120日均线,他说,"股指已经失真,有点看不清楚了。"他认为,由于股指失真,击穿120日均线就没有多少参考意义。最大的10只股票占了上证指数80%的权重,可能掩盖了股市的真相,引起市场过度恐慌。他也认为,未来股市走向要看中国石油的表现。据他透露,一些证券界、投资界人士已经把修订上证指数的建议提交到有关部门。最后他说,"中国牛市没有变,6000点不是顶。"
广发证券万兵认为,120日线只是一个并无太大意义的心理支撑,但是随着权重股的下行,半年线的击穿将诱发技术派持股者的止损操作,大盘后市仍有加速下行的可能,近期投资者重点应回避银行、地产、保险、券商等板块。
名词解释
半年线及其指向意义
半年线是指120日均线,是按照股市120个交易日收盘点数相加的总和除以120而来。
在日常观察K线的变化时,120日平均线对个股或大盘有重要指向意义。如果说5日均线代表着个股或大盘的短期走势,那么120日均线通常可以作为个股或大盘"牛"、"熊"界线的判断依据。由于120日均线所代表的周期较长,因此更能体现出单只个股或大盘的长期趋势。
后市前瞻
中石油30元时大盘有望企稳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赵建兴:市场近来下跌不停歇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应归结到中石油持续下跌产生的拖累效应上,该股的走弱对大盘影响较大,对市场人气打击也比较大。其次就是针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对后市走势影响也比较大。虽然这方面的政策没有前期猛烈,但也让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产生较大的担忧。
市场调整何时休?在具体点位上不太好判断,但可以预计的是,中石油股价在30元左右可能将有初步的支撑,届时可望止跌,大盘在中石油的影响下,很可能会企稳。
下周或有反弹
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预计下周会有反弹,但反弹不会很强。要看跌得深不深。指数不经过两天,准确地说是一天半的大幅下跌,不会出现有力度的反弹。而且反弹的高度由成交量放大的情况所决定。没有量能的配合,反弹不可能持久。市场成交量如果不放大就不会到底,现在是缩量阴跌,最后还会有放量急跌,那才接近底部。
调整可能持续到年底
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当前大盘跌跌不休的原因,可概括为"内忧外患"四个字。
首先是政策面变化使市场信心受挫。前期投资者信心高涨,指数也一路高歌猛进,以致大盘高得离谱。近来管理层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包括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以及市场监管方面的措施等等,对疯狂的市场热情无疑是一副冷静剂,对市场信心也产生较大的抑制作用。现在看来,市场信心的恢复尚需时日。
第二是受外围市场剧烈波动的拖累。美国经济疲软对中国外贸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看到,最近美国股市和亚太股市都有剧烈的调整,这些因素都波及到了国内股市。
鉴于政策方面的调控可能不会暂告一段落,市场信心的恢复也需要时间,在时间上,估计市场的调整可能要持续到年底,具体在指数上,沪指将可能在5000点上下徘徊。经过此轮大幅度下跌,市场将产生较大的结构性分化。
操作建议
招商证券策略分析师赵建兴:对于被套牢者,现在卖出的意义不大。一方面是因为经历本轮深幅调整,不少高估的股票都已显现出投资价值,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同时目前的调整也主要表现在权重股的调整上,如果手中的股票质地不错的话,完全没有必要出货。由于阶段性底部渐显,对于持币者来说,可以考虑逢低加仓。就目前了解到信息来看,基金的仓位不重,没有出现大幅度的赎回压力。
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被套的投资者建议半仓操作。空仓者最好持币观望。大市还在下跌中决不抢个股的反弹,只有等到大市反弹时才可介入自己看好的股票,但也要快进快出。
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被深套投资者是忍痛割肉还是继续持股?这关键要看你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股票。如果是有业绩支撑和成长性良好的品种,应该绝对没有问题,现在肯定不能卖;否则就要当机立断,没有必要继续持有。对于持币者,建议在年底前慢慢买入。这里的"慢慢买入",就是根据市场行情分批买入,大跌多买点,小跌小买,将总体仓位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
渤海投资秦洪:中石油最近对大盘的拖累效应是比较明显的。此外,由于房地产业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房地产业的调控也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不过,经过最近的连续调整之后,市场离见底之日已经不远。估计中石油跌到30元左右之时,就是大盘企稳之日。当下,抄底的时间差不多快到了,如果持有品质好的股票被套,暂时不必考虑割肉。(深圳商报)
恢复人气需要实质性利好刺激
昨日(27日),A股继续调整,上证指数在跌破5000点后持续下行,盘中跌破120日均线4882.83点,随后多空双方在该线附近反复争夺,最终空方胜出,半年线这一牛熊分界线终告失守。目前,A股市场呈现"无亮点、无热点、无量能"的三无特征,市场投资心态十分谨慎。相关报道:27日两市低开 沪指开4919收4861跌1.97%
分析人士认为,若上证指数有效击穿120日均线,A股的调整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事实上,内忧外患仍然难以化解,内忧主要是指估值压力和流动性萎缩,外患则指外围股市步入牛熊分界的关键时期。A股若无实质性利好,继续调整是必然趋势。
港股:"十年轮回"的忧虑
由于1987年10月港股出现暴跌,1997年10月23日又是香港股市著名的暴跌日,加上近期恒生指数出现几次大跌,因此不少投资者担心"十年轮回"再现香港市场。根据历史经验,香港股市波动的理性范围为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在1987年、1997年及2001年的三次暴跌前,港股的平均市盈率都超过20倍。此次最高更是接近25倍,其中,中资股甚至超过35倍。宏源证券的分析师指出,从估值角度看,港股确实蕴含了泡沫化风险。
此外,从香港联交所今年10月公布的数据来看,香港市场资金有42%来自国际投资者。而由于联汇制度的缺陷,为了维持港元挂钩美元的汇率,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在7.75的汇率水平上无限制进行结汇,被动投放大量港元进入流通领域,使香港面临流动性过剩。在这种背景下,香港政府力阻国际热钱流入的态度明确,令国际炒家萌生退意,近期国际热钱亦有流出迹象,导致港股宽幅震荡。而这种下跌将通过AH联动机制传导至内地市场。
A股陷入流动性困局
近期A股的弱势主要表现在没有量能,没有可以引爆行情的板块,亦没有触发反弹的亮点。两市每天维持在900亿元左右的成交金额让多空双方左右为难。A股已经陷入流动性困局。
首先,一级市场吸走多数资金。从建设银行到中国神华,再从中石油到中铁股份,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屡创新高,这说明市场并不是缺钱,而是二级市场风险过大,缺乏赚钱效应。
其次,套牢资金变相冻结流动性。套牢盘主要堆在两类股票:一是中石油从48.62元跌至32.55元,套牢资金超过1000亿元;二是高价股,据统计,从10月份股价到达最高点的95元以上的21只股票来看,从最高价位跌至11月份的最低价位,平均跌幅达到34.82%。其中,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从300元最高价,跌至最低价190.08元,调整幅度达36.64%。15只百元股中有10只最低价跌破100元。这些股票大多数是基金重仓股,而大多是在主力出逃时,以散户接盘股价下跌告终。
第三,基金在抽血。随着股市调整的深入,有相当一部分基金跌破净值,部分基金面临赎回压力。据不完全统计,前一周基金被赎回200亿元左右,上周被赎回约100亿元。虽然有基金声称由于前期仓位不高,完全可以应付赎回压力,但是若股市持续下跌,赎回压力可能加大。从最近高价股的走势来看,已经反映了这一点。此外,基金销售进入淡季,基金输血预期或落空。
A股是否还有机会 从近期的情况看,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走势都较为疲弱。大多数个股经历5·30行情之后,就走入了熊途。很多投资者出现了亏损。那么A股是否已经进入熊市,是否还有投资机会?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存在投资机会,投资者应辩证地看待目前的A股市场。
目前,A股仍有两大偏好的预期。首先,从资金流来看,显然国内资金难以入市,但存在外部资金流入的可能。一是QFII额度有望于年底从100亿美元增加到300亿美元,QFII近期对A股的看法谨慎,他们持仓比重较低,A股的调整将给其带来重新入市的机会;二是私人资本,过去几年中国的私人资本流入占新兴市场的三分之一,这一趋势有望延续;三是港股震荡加大,炒港股资金有望回流。其次,作为全球的新兴市场,虽然A股目前在全球的估值水平处于前列,但宏观经济背景没有发生逆转,若2008年核心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35%,估值水平将下降至28倍左右,这在新兴市场中处于合理水平。
不过,在股市中有一句老话:"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恢复人气既需要实质性利好刺激,又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中国证券报 记者 贺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