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再度上调,引发了市场的猜想,但是市场的猜想多集中在一个方向:会和牛市以来一样继续上涨?还是真正影响到市场的资金供给?
其实这些想法和猜大小一样,没有实际意义,那么那些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呢?
首先,我们应该关注一下尚主席的话,虽然他的话只是说股指期货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没有具体说明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但是实际上他已经是在暗示,股指期货推出不具备任何障碍,只是时间的问题。从我国要求完善金融体系的国策来讲,一旦条件成熟,股指期货越早推出越好。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分析近期行情的发展,地产,金融,钢铁,煤炭,汽车,股指期货等,无一不是股指期货的标的物比较集中的板块。首先,他们是优质蓝筹,代表着股市成长最稳定最优良的上市公司,可以给予超越市场水平的估值,其次,一旦股指期货推出,他们能够成为对冲工具,一边出获套利,将股价打回合适的价值区域,一边又在期指上做空套利。因此,超越估值水平的泡沫空间也就是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套利空间,所以现在的行情就是创造泡沫的行情,就是给大资金腾出套利空间的行情。
从这个角度来讲手中持股的选择相当重要:
首先,这轮行情最重要的支柱板块就是银行板块,由于银行板块已经走高,因此不建议再去追涨,但手中持有银行股的获利盘仍可以继续持股,其中大多数个股仍可看高一线,特别是工行和中行,以前都觉得两行属于超级大盘股,没有爆发力,不过有可能接下来的行情中,两行也可能会成为爆发力很强的个股。
第二,其他板块的股指水平均属偏高,同银行板块一样,不可追买,但获利盘可以守仓。此外未来行业前景看好的相关行业上市公司可以参与其成长:如汽车板块,收益于国民财富向民间的发散,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加上第一代汽车销售高峰所销售的汽车,正好进入淘汰期,我想现在稍微有点钱买车的人基本上都不会再好意思用老版的上桑塔那了。如地产板块,虽然现在地产板块股指偏高了,但是收益于市场需求的高涨,短期内收益增长空间最大的仍然是地产行业,地产板块的泡沫是最容易被成长填充的,可从中挖掘价值被忽略了的潜力股。消费升级概念,由于经济的增长,随着70一代80一代成为社会的精英力量,他们掌握了社会消费的发展趋势,由于他们的消费理念区别于上一代的消费理念,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相关受益上市公司可以重点跟踪,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载体,如百货类上市公司等(百货类上市公司还有资产重估的概念),一是直接生产相关消费品的公司。
第三:沪深300里没有创新高的个股是一个选股范围,在此类个股中可挖掘有一定估值空间和估值优势的个股操作。
第四:绩差股,没有发展潜力的个股,不要用少数几个黑马的例子去验证1%的成功机会。
对于大盘,在两行主升之前,在地产,金融,钢铁,煤炭,汽车,股指期货等板块集中拉升之前,大盘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短期震荡中,只需区被对待手中个股,同时进一步观察大盘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