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

[日期:2007-04-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前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会议指出,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强对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改进外汇管理,拓展对外投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一)热点聚焦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

  ●及时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

    ●要把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

  ●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

    ●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会议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困难增多,节能减排任务繁重,货币信贷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贸易顺差继续增加。

  会议强调,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避免出现大的起落,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尽快将粮食生产直补、良种、农机具购置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财政资金落实到位、兑现到户。抓好春耕生产和夏粮后期田间管理。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稳定农资特别是化肥价格。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价格水平不低于去年。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要把遏制高耗能产品过快增长,作为当前以至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尽快落实限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限期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多渠道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科学、完整、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严格实行问责制。

  三、继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严把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标准,在节能、环保等方面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条件,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认真执行禁止类、限制类项目用地的规定,抓紧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进一步清理和查处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控制城市建设规模,深入清理和规范各类开发区。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

  四、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加强金融机构窗口指导和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加强对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管。改进外汇管理,拓展对外投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五、有效抑制贸易顺差过快增长。清理不合理的出口优惠政策。严格对加工贸易的监管。积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

  六、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合理把握价格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充分考虑价格上涨和出台调整价格措施对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保证市场供应。继续整顿价格秩序,规范教育、医药价格和收费。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七、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围绕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住房等直接关系民生的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加强政策落实工作。加大保障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力度。强化安全生产。加强公共安全的监督检查。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新华社)

    首季GDP增长11.1% 并未过热

  CPI上涨2.7% 李晓超表示涨幅仍在调控目标之内

  经初步核算,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中西部地区投资较快增长;国内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市场物价涨幅上升;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增速加快;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对一季度宏观经济如此点评。

  李晓超同时否定了中国经济已经过热的说法,但认为正处于“加快”与“过热”的通道之间。

  数据显示,困扰宏观经济的投资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44亿元,增长25.3%,3月份增长26.8%,回落4.5个百分点。

  但是外贸顺差过大问题仍然存在。一季度,进出口总额4577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贸易顺差464亿美元,同比增加231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并没有突破3%的警戒线,但3月份同比上涨3.3%。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但李晓超说,如果扣除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仍在3%的调控目标之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表示,对当前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既不必过于担心,但也要保持警惕。(上海证券报)

    经济增速加快 三大特点突出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过热?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对此作出否定回答,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处于“加快”与“过热”的通道之间,要加强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变成“过热”。

  李晓超是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如上表示的。

  经济运行三大特点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

  “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确实在加快,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一季度加快了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也加快了0.7个百分点。”李晓超表示。

  他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加快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全面上的加快。除了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回落之外,其他的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都出现了加快的势头,包括工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城乡居民收入、税收都在加快。

  二是高位上的加快。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加快是在过去四年连续保持10%及以上增长速度基础上的加快,起点是高的。

  三是结构调整中的加快。随着国民经济运行的加快,投资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在消费内部结构升级步伐加快,同时中部地区投资增长快于东部。

  存在偏快转向过热风险

  虽然李晓超否认中国经济已经过热,但他也同时提醒,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

  “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在11.1%的基础上再继续加快,可能会引起经济结构进一步的不合理,特别是重工业增长会进一步加快,也可能会出现贸易顺差再继续扩大拉动的经济增长。这就需要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

  他表示,针对经济处于由偏快可能转向过热的过程中,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运行的变化,这些职能部门会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

  在回答进一步的宏观调控是否会引起经济“硬着陆”的问题时,李晓超表示,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中国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而是“微量、小步、频调”,目的就是防止经济的“硬着陆”。(上海证券报)

    股市大跌与推迟公布经济数据无关

  根据原计划,昨日下午3时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布会本应在本周四上午10时举行。巧合的是昨日沪深两市纷纷大幅跳水,因此有分析认为昨日股市的表现与国家统计局推迟公布宏观经济数据引发市场恐慌有关。

  但昨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改变发布会日程属于正常调整,股市上涨下跌更是正常表现。

  当有记者提问,推迟新闻发布会是否因为“此前可能在一些统计数据上存在分歧,还没有最后敲定”时,李晓超说,这次发布会确实比年初公布的时间推迟一天,但这是一个正常的调整。“因为在年初我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发布日程表中,已经在注释中说明,发布日期只是初步的安排。”他表示,在国家统计局举行过的发布会中,既有提前的,也有推迟的,如去年三季度的发布会就提前数天,而2004年三季度发布会就推迟了。

  李晓超说,世界各国实践经验证明,股市是有起有伏的,有过快速上涨的时候,也就有过快速下跌的时候,起伏正是股市魅力所在。(上海证券报)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股指期货再次提前发出信号:大盘何去何从?
下一篇:杨百万的“傻瓜论”讲述着智慧和胆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