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基金一季度大面积减仓

[日期:2007-04-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前言】面对一季度股市高位,基金经理们也开始坐不住了。今日披露的14家基金管理公司93只基金一季报显示,各类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内全面减仓。其中,偏股型基金环比减仓5.58个百分点,为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单季最大减仓幅度。以目前基金的持股市值论,上述减仓幅度涉及500亿A股市值。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今日披露的14家基金管理公司93只基金的季报,平均仓位下降4.72个百分点,偏股型基金环比减仓5.58个百分点,都创下本论行情以来的最大跌幅。

(一)热点聚焦

    基金一季度大面积减仓

  今日披露一季报的14家基金公司旗下93只基金减仓市值约500亿元

  面对一季度股市高位,基金经理们也开始坐不住了。今日披露的14家基金管理公司93只基金一季报显示,各类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一季度内全面减仓。其中,偏股型基金环比减仓5.58个百分点,为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单季最大减仓幅度。以目前基金的持股市值论,上述减仓幅度涉及500亿A股市值。

  基金的减仓行为不仅幅度较大,而且较为普遍,今日披露季报的偏股型基金有六成以上出现减仓,幅度最大的接近基金净值的30%。各类基金中,封闭式基金的减仓幅度最大达到6.68个百分点,积极配置型减仓6.65个百分点,股票型减仓4.8个百分点。

  南方稳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一季报中表示,由于预计A股市场在加速上扬后震荡幅度会加大,所以基金在坚持均衡配置且继续超配部分股票的前提下,会主要追求有效股票仓位而非绝对股票仓位,随时保持较大比例的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另外,WIND资讯的最新统计还显示,93家基金一季度最看好的行业依然是钢铁和金融业,尽管上述行业股票当季表现平平,但是基金在这两个行业分别增配了184亿元和167亿元。另外,机械仪表、交通运输和石油化工也成为基金经理青睐的行业。

  值得关注的是,与一季度基金季度报告同时披露的还有两家封闭式基金的季度分红方案,这也意味着封基又一轮季度分红高潮可能展开。

    老基金大力卖出 新基金不愿多买

  一季度基金重仓股的疲弱表现,在基金一季报中得到了解释。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今日披露的14家基金管理公司93只基金的季报,平均仓位下降4.72个百分点,偏股型基金环比减仓5.58个百分点,都创下本论行情以来的最大跌幅。

  同时,新基金的建仓势头也大幅缩减,与去年4季度相比,新基金同比少建仓20个百分点。老基金大力卖出,新基金不愿多买,成为了很多基金重仓股一季度表现不振的主要原因。

  在去年4个季度中,基金的减仓力度从没有像今年那么大过。统计显示,偏股型基金,去年1季度加仓4.68个百分点,2季度减仓0.08个百分点,3季度减仓3.53个百分点,4季度加仓7.6个百分点。而伴随着今年1季度的大力减仓,1季度末偏股型基金的持仓仅为76.95%,再次回到了过去一年多的较低水平。

  这个情况,既可以解读为,基金经理对于目前日益高涨的估值水平的担忧。也同时表明,市场的场外资金空前充裕。类似情况的去年第3季度,曾经导致基金在其后一个季度大幅追加仓位,上证指数大幅上涨超过50%。

  相对隐蔽的是,基金的资产配置在一季度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股票基金的资产大量从老基金转移到新基金手中,而行业配置也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动,包括新基金在内的主流机构依旧将建仓目标对准了金融、钢铁、机械、零售和交运5大行业。经历了一个季度的考验之后,基金的投资视野更加集中于上述行业之上。

  其中,相当明显的是,基金对于金融的偏爱。尽管当季度金融业的表现近乎平淡,但基金尤其是新基金对于银行、保险、券商的热情不减,当季度建仓金融股接近200亿元。另外,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规模也整体打平,显示基金在持续增长的行业上依旧着力。

  另外,在景气向上的周期行业中,基金的热情释放得更加明显。钢铁行业,基金的配置比例足足翻了一番,其增仓幅度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一季度基金凸现“小规模效应”

  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基金有6只规模在10亿以内,其中4只规模小于2亿  

  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业绩排名前十位的基金,有6只规模在10亿以内,其中4只规模小于2亿;而排名前30位的基金,有17只规模小于10亿,27只规模在20亿以内。东吴嘉禾基金经理助理魏立波表示,一季度基金业绩的分化一定程度是因为基金的“小规模效应”。

  魏立波介绍说,历史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市场中,5至20亿规模的股票型基金收益和投资运作能力存在一定的优势,这也是所谓的“小规模效应”。这种效应的表现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20亿元以下规模基金,更适合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管理方式;二是10亿元以下超小规模基金,在抗风险方面能力较弱,30亿元以上规模基金则抗风险能力较强;三是2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更适合采取低股票配置的相对保守投资策略,如果采取高股票配置的积极策略,盈利能力与抗风险能力都会降低。

  至于小盘基金为何能在2007年取得如此优异的业绩?市场人士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大盘股在2006年连续上涨奠定了坚实的牛市平台,为今年成长类中小盘股的持续活跃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今年以来股市行情处于高位震荡整理中,中小规模基金抗跌能力强。而对于大基金来说,调仓换股则相对较难;而且,一些巨型基金往往要经历一个规模逐渐缩小的过程,面对这一过程中的大量赎回压力,基金净值难以有较好的表现。因此,整体而言,在2007年震荡向上格局中,小盘基金中出现“黑马”的几率会更大。

    封基一季度分红起跑 

  封闭式基金一季度的分红序幕正式拉开,南方基金旗下的基金开元,基金天元今日率先发布分红公告,对一季度的投资盈利进行季度分配。

  其中,基金天元的分红方案为向全体持有人按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1.00元。本次收益权益登记日为2007年 4月24日,除息日为2007年4月25日。红利发放日为2007年4月25日。

  基金开元的分红方案为向全体持有人按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1.00元,权益登记日为2007年4月24日,除息日为2007年4月25日,红利发放日为2007年4月25日。两只基金本次分红金额总计达到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两只基金分红前每单位基金份额净值分别为2.7375元和2.9583元(3月末数据),本次分红后,基金净值仍在2元以上,未来的分红潜力依然不小。(上海证券报)

    牛市行情仍将继续

  今日共有93只基金公布了2007年第一季度季报。各基金对后市保持了谨慎的乐观态度,认为此轮牛市行情仍将继续,但当前股指已在高位,振荡风险即将加大。

  市场在震荡中上升

  基金业普遍认为,截至2007年第一季度底,上证综指上涨了19%,A股市场整体估值与国际相比处于高位,过热迹象明显,短期内有震荡整理的必要。

  但长期来看,A股的上升趋势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超预期增长;中国贸易顺差继续高速增长,流动性过剩局面不会改变;居民储蓄流向资本市场的渠道已经打通;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兴趣浓厚。并且,效率优先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强大的资本市场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

  景顺长城资源垄断基金称:“资本市场在未来5年内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A股的牛市格局将延续。”

  另一方面,2007年第二季度的各类风险因素也在积聚:美国经济可能放缓、融资速度逐渐加快、小非解禁规模逐步加大、央行的货币政策有紧缩趋向等等。市场行情未来将表现出信息驱动、资金驱动、波动加大的投资特征。

  金鹰成份股优选基金认为:“要警惕新调控思路带来预期改变和以往政策累积下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但是,目前的牛市已很难通过自我调节回归理性,市场需要重大利空的打压才可能改变牛市格局。华宝兴业宝康消费品基金表示:“我们还没有看到政府将出台这些政策的迹象。散户主导的牛市仍将持续。”海富通股票基金认为:“目前风险更多的来自于市场参与者的情绪而不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投资热点出现分歧

  基金业普遍认为,在下一轮震荡行情中,把握市场时机与板块轮动至关重要。但在后市投资热点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大多数基金在强调内涵式增长的同时,表示关注重组题材等外延增长模式。

  消费服务、金融服务及优势制造行业被大多数基金看好。南方高增长表示将重点配置两条主线:消费服务升级和制造业升级。居民收入提升和集中消费、人民币升值、整体减税等带来的消费和服务升级机会是持续多年的主题;重化工业阶段基本结束则给制造业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另强调:“下阶段市场有消化估值压力的必要。相对而言,蓝筹股经过一季度的调整估值更加具有吸引力。”

  巨田基础行业基金则表示,目前蓝筹股的价格并不便宜,“业绩与未来成长即使未被透支,也肯定没有整体低估”。该基金强调适当布局具备外延增长模式的重组类公司:“资本市场的复活使上市公司的壳价值以及融资价值大大增加,以借壳上市以及资产注入为代表的外延增长将使这类公司的动态业绩与动态估值成为一个‘悬案’。在流动性泛滥的前提下,这种不确定性会极大增加相关公司的吸引力。”

  基金丰和强调关注目前静态估值依然合理的行业,比如钢铁与交通运输行业,“保持较高股票资产配置、集中投资安全边际高的防御性品种”。(上海证券报)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汇市信息]中国银行4月18日人民币挂牌价
下一篇:《易德侃市》(4)-----(6)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