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周小川:关于储蓄率问题的若干观察与分析

[日期:2009-02-10]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作者: [字体: ]
2009年02月10日 14:46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周小川:关于储蓄率问题的若干观察与分析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周小川 关于储蓄率问题的若干观察与分析

  尊敬的洁蒂行长,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感谢马来西亚央行同事们的盛情邀请和周到安排。

  当前的金融危机正在不断蔓延,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同时,人们也不禁会联想到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的危机给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东亚各国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此过程中,马来西亚通过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维护了林吉特币值的稳定,有效保持了市场信心,使经济尽快走向复苏。十年来,马来西亚央行运用灵活的货币和汇率政策,逐步解除临时性外汇管制,促进了金融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

  今年是马来西亚央行成立五十周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同为亚洲国家,存在着很多共同点:首先,两国都是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和国际清算银行顾问委员会(ACC)的成员,拥有很多共同工作的宝贵经验;二是两国同属新兴市场国家,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两国政府和民众还共同经历了1997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都渡过了相当长的困难时期,并逐步从危机中走出来;三是在2005年7月期间,马来西亚和中国都分别进行了重大的本币汇率机制改革,这让双方也有了更多共同经验。

  目前,包括马来西亚和中国在内的不少东亚国家普遍存在着较高的储蓄率,积累了相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在这方面也有很多共同问题值得探讨。

  目前,全球经济又再度面临金融危机的考验。不过,此次不同之处在于,危机是从发达国家蔓延开来的。而关于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近来国际上讨论得很热烈,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其中,东亚地区、产油国较高的储蓄率和美国较低的家庭储蓄率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部分观点认为亚洲和产油国储蓄率过高是全球失衡和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人们也在观察的基础上研究是否有何种政策能明显左右一国的储蓄率。

  目前,尚无充分可信的学术研究成果说明储蓄率的高低与某种特定因素有关。有学者认为高储蓄率与以人均GDP衡量的富裕程度有关,也有一些分析认为与汇率、金融媒介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民族传统、人口结构、社会保障的优劣等有关。

  关于汇率与储蓄率是否相关问题上也存在不同观点。从统计上看,汇率与储蓄率存在一定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高且统计检验也不够显著,似乎不能仅靠调整汇率来调整储蓄率。2005年7月以来,中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此同时,我们也特别提出了需要改变增长方式,逐步扩大内需比例,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措施,强调通过扩大农村消费、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文化服务业、调整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等一揽子措施进行结构调整。

  考虑以上因素,在进行政策选择时,各国都遇到如何分析决定储蓄率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面对众多观点,须理出头绪,弄清导致高储蓄率的因素及各因素所占的权重,才能找到储蓄率调整的有效的政策工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2009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
下一篇:A股尾盘放量逼空 沪指全日涨1.82%攻克2245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