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初,沪上的梅雨早早便来打卡,月底连续的超高温持续困扰申城。
随着气温逐日升高,卢工邮市“歇夏”的氛围日盛,市场人气涣散,熟客们的踪影在市场内再难见到,卢工邮市里人流依然不多,大楼内冷冷清清的局面仍未彻底改观,A区B区更是门可罗雀,如此市况也就不再指望能有什么像样的成交了。邮市内部分“邮二代”,甚至“邮三代”已经上岗,家族式经营在上海卢工邮市已开启了代际传承,难怪席位内的陌生面孔日益增多,其中大多是年轻人。
在这糟糕的天气里,邻近卢工邮市的中山南一路高架的阴影下,还偶然能见到有商贩向路人兜售邮品。邮商们更是百无聊赖,去年岁末出现的回暖行情,就像被按下了“长暂停”,稍纵即逝的市场转机,还未让人回过神来,一波波新的调整行情又接踵而至,令众多的投资者不知所措,找不着方向,对行情如此的短涨长跌感到沮丧,市场“行家”们称其为“邮币市场综合征”。
姗姗来迟的第二十七届上海集邮节于2025年6月6日在位于苏州河畔的百年邮政大楼内拉开帷幕。
虽然,近一段时间里有关部门的“强心剂”频频出台,但“新邮跌跌不休”的现象依然没有被遏制,大多数品种往往在发行前就陷入了无人关注的境地,尤其是近期的新邮,更是成交乏力。前期不少炙手可热的邮品,现已无人或少人问津,这些品种曾经创出的“业绩”,令不少收藏爱好者和经营者亏损惨重。
2025年转瞬过半,人们发现,上半年新邮亏损已几成定局,集邮爱好者的失落感增大,他们曾“怀揣”对邮品文化的热情、对邮票收藏价值的期待,如今却眼睁睁地看着预订邮票的价值在市场中折价缩水,连基本的面值保障都难以维系,难怪如今新邮预订户弃订率居高不下。
一向表现良好的单枚套票也风光不再,如2025-3“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纪念邮票面值1.2元,市价0.95元,2025-5“国家安全日”纪念邮票面值1.2元,市价1.1元。
曾被看好的2025-8“楚辞”特种邮票和2025-9“天书奇谭”特种邮票也分别沦落为打折票,现价分别为6.5元和4.5元。《乙巳年》第四轮蛇生肖邮票更是表现欠佳,套票和小本票分别为1.7元和9元,打折幅度可见一斑,连发行未久的《乙巳年》蛇生肖邮票赠送版也未到6元。
曾被寄予厚望的“篆书(二)”特种邮票,6元的小型张期货价曾被炒至25元,然而正式发行后也仅维持在14.5元,套票依然打折,由此预判全年的新邮形势很不乐观。
不过,近日有关部门明确提及将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币与纪念邮票,并且它们将以高规格姿态面世。更值得期待的是,如能推出小型张等品种,或许能为深陷亏损的邮票预订户带来一线转机。
邮票大版册曾是最受广大集邮爱好者欢迎的集邮品种之一,其市场表现也令人称奇,然而就是这么吸人眼球的品种在当下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也已风光不再了。近日,其市场表现更是令人不堪回首,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大版邮票面值1047.6元+大版空册款85元,总价为1132.6元,而目前市场最低成交价格仅为950元,对于不少大版册的预订户而言,还没有取到邮册,却已跌去近200元。
回望当初,2006年邮票大版册最高曾达万元,近年价格回调明显,市价仅为5800元,还难以成交,经营者也不敢盲目囤货压库存,现2010年邮票大版册950元、2011年邮票大版册850元、2012年邮票大版册900元、2013年邮票大版册900元、2014年邮票大版册850元、2015年邮票大版册750元、2016年邮票大版册750元、2017年邮票大版册650元、2018年邮票大版册700元、2019年邮票大版册850元、2020年邮票大版册1200元、2021年邮票大版册850元、2022年邮票大版册750元、2023年邮票大版册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