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华尔街日报:中国为集邮而疯狂 是邮票的未来所在

[日期:2013-09-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为集邮而疯狂  作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的邮票,一枚保存完好的英国“黑便士”估价约140万美元。但集邮市场的新星与西方的悠久集邮史几乎毫无关系。许多最激动人心的收购都来自东方,尤其是中国。专家认为,中国是“邮票的未来所在。”

  同大部分全球经济活动一样,如今集邮市场的世界中心也正向东方转移。香港、新加坡和北京涌现出许多拍卖行,中国有钱的收藏家们趋之若鹜。所有这些正推动这种在西方已注定枯萎的爱好或投资重焕生机。专家表示,若无富有的中国买家,集邮将持续由来已久的缓慢衰落,逐渐从一项主流爱好沦为濒临灭绝的活动。

  英国邮商斯坦利·吉本斯公司表示,如今全球6000万集邮者中至少有1/3在中国,且人数还在迅速增加。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已成为庞大的邮票交易中心。邮票展在这些地方迅速增多并吸引数十万买家和观众,相比之下,美国的类似活动能吸引到5位数的看客就已实属幸运。此外,中国的网上交易也纷纷兴起。

  从画作到玉石再到国产白酒和如今的邮票,中国买家往往青睐替代投资。据调查,中国富豪将个人17%的财富用于此类投资,而美英的比例仅为9%和7%。在集邮是许多人童年记忆的西方,自上世纪70年代的投机狂潮导致市场崩溃并令许多人放弃以来,这种爱好一直呈现衰落趋势。当然,此类趋势也已横扫亚洲,但其影响常被有关集邮是一项爱国行为的普遍看法所抵消。

  美国一名邮票专家第一次到香港市场主持拍卖中国邮票时,被当时的场面惊呆了,“你去纽约的拍卖会,或许能有10到12个人”,他说,“但在这里,我简直不敢相信,一屋子的人。且都是比较年轻的……”

  但业内人士表示,集邮市场仍极其反复无常,在最近不到3个月内已多次出现价格大起大落。在专家看来,与当代艺术品和葡萄酒一样,邮票买家应预料到邮票价格会继续随中国总体经济的资产流动而起伏不定。(作者詹森·周,丁雨晴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9月22日连体钞、纸币行情
下一篇:★北京王越9月23日最新邮市行情播报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