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邮市沉寂半年渐升温

[日期:2013-09-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09月02日     每日商报 

 
  商报讯 (记者 周文娟) 今年以来,邮市一直表现较为低迷,入夏以后,传统的“歇夏期”更是比往年“歇”得更加彻底,不仅之前涨幅较大的多数品种出现持续普降,今年以来发行的新邮中,更是有超过半数已经跌破了发行价。不过,近期,沉寂了大半年的邮市却依稀出现了升温的希望,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行的编号邮票在二级市场买盘增加,出现量价齐升的现象,其他多个“老精稀”品种的二级市场价也都出现了微涨。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邮市经历了大半年的低潮,目前正是买进低价邮品的最佳时机。

  编号邮票“探底”回升

  提到邮票,集邮的人不可能不知道编号邮票,由于发行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编号邮票还没有完全脱离“文革”时期邮票的色彩,因此广受喜爱。不过,自邮市低迷以来,1970至1973年发行的全套95枚编号邮票已经从2年前最高的3万元最低下跌至1.5万元,可谓触及“深度探底”。

  杭州资深邮票收藏家吴肖平告诉记者,近期,编号邮票突然成交渐趋活跃,根据昨天的最近市场价,1970至1973年发行的全套95枚编号邮票已经几乎涨回至3万元的高位。

  “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司正在以较高的价格收购数百套编号邮票,所以经营编号邮票的邮商也纷纷惜售,有散户也闻风而动,因此编号邮票中部分热门品种市价有所回升。像智取威虎山已经上涨至1100元以上,巴黎公社更是站上了2500元,昨天卖出去的工业产品和熊猫也分别上涨至3000元和800元。”吴肖平向记者介绍称,因为当时正值“文革”时期,集邮活动尚未复苏,收集邮票尤其是收集全品相新票的人相当少,大都被用于贴信,市场消耗量巨大,经过多年的沉淀,目前实际留存下来的全品相编号票的数量并不多,这也是编号邮票长期价值被看好的根本原因。

  跟风炒新不如错峰抄底

  事实上,近段时间,除了编年邮票以外,包括梅兰芳、奔马、从小爱科学、齐白石、荷花等在内的一些“老精稀”邮票也都出现了一定的价格回升。尤其是随着大旗“金猴”重回12000元高位,“老精稀”更是市场人气一天更比一天旺。

  邮品的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急剧萎缩,无论是老邮还是新邮,如果价格长期没有变化,投资者就没有获取利润的机会。近期“老精稀”价格的活跃也使得市场变得分外活跃起来。

  “这几天来买邮票的人明显多了起来,而且多数买的都是"老精稀",而且基本上每个人出手至少都是好几千元。”吴肖平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二百大收藏品市场异常热闹,络绎的门庭与前段时间的冷冷清清截然相反,似乎已经有了走出“歇夏期”的感觉。

  “邮市高潮时,买进的邮票十有八九会套牢,而现在邮市低潮时,买进邮票赚钱的机会却更大。”作为杭城收藏和经营邮票多年的老收藏家,吴肖平表示,邮市经历了大半年的低潮后,目前正是买进低价邮品的最佳时机,要珍惜现在邮市中邮票的低价位。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赵涌在线:2013年8月邮市分析
下一篇:老票成交困难新邮深幅打折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