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齐白石作品选 T44
毛主席最新指示 文10
孙海平 (广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
区锡文(广州市集邮协会副会长)
喻培华 (广州市邮政邮票局总经理助理)
赵利平 (收藏家、资深艺术评论人)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纪94M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小型张) T69M
T46 庚申年(猴票)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许悦 黄璨
实习生 李锦媛 陈敏
又到邮币卡市场传统的“歇夏期”,延续去年5月份以来的疲弱,这个夏天的邮票市场仍然一蹶不振。羊城晚报记者昨天走访广州市顺邮坊邮币卡藏品市场了解到,今年以来发行的新邮票,很多价格已经跌破面值。
跌得最厉害的新邮当数《桃花》,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首套香味邮票,无奈市场反应冷淡,全套邮票面值13.9元,如今在二级市场上只卖11元;不仅如此,《景泰蓝》、《中国古镇》、《小蝌蚪找妈妈》、《金铜佛造像》、《海洋石油》也齐齐跌破了发行价。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2013年的“歇夏期”极可能成为考验邮市重要支撑的一个关键点。一旦继续走弱,虽然不能表明市场马上步入真正的牛熊分界线,但至少将颠覆近几年来牛市强势的趋势,这一点对于市场的后市演绎将形成重要的参考指标。而更多藏家关心的是,谁将可能成为弱市中的黑马?这个时候是该抄底,还是持币观望?
新邮价格波动 老票价格平稳
赵利平:前两年的邮票市场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行情,生肖整版邮票、老纪特经典大套票、“文”字票、编号票、JT精品小型张、小本票等板块轮番上扬,大牛市成交十分活跃。但从去年5月份开始,牛市转熊,成交萎缩,曾经被投机性资金爆炒过的邮票品种,很多都下跌得非常厉害。到了今年,很多新邮票上市不久就跌破了发行价。如此大的价格波动是否正常?
喻培华:任何市场都有起伏,这很正常。去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书画、家具、钱币等收藏品市场都走下坡路,邮票市场也是一样。今年新发行的邮票,的确有一半的价格跌破了发行价。但一些报道说现在的邮票市场陷入低迷,我并不认同。和之前的几次熊市相比,现在的邮市好多了。就以“猴票”为例,2011年市场最好的时候,一张品相好的“猴票”能卖1.3万元,现在的价格仍在1.1万元左右,而在1998年邮市真正低迷的时候,“猴票”曾经只卖一两千元。
区锡文:我也觉得现在的市场应该称为“平稳”。1996-1997年、2001-2003年、2009-2011年中国邮市经历了三次高峰,2011年的时候达到了峰值。现在的新邮价格的确波动较大,但老纪特和文革票价格十分平稳,一些老票的价格还在涨,平稳之中也孕育着机会。
而且今年一些题材的邮票升幅也很明显。前段时间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成功飞天,带动2000年发行的中国“神舟”飞船纪念邮票册炒到了800元。很多人看好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认为相关题材的邮票规模将不断扩大,最终将会形成独立板块。
另一个热门题材是赈灾邮票,我国一共发行过五套赈灾邮票,包括1991年发行的《赈灾》特种邮票,1998年发行的《抗洪赈灾》附捐邮票,2003年发行的《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2008年发行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附捐邮票,2013年5月3日发行的特8《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邮票,其中汶川赈灾邮票就是抗震邮票的龙头。
还有接下来即将发行的《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邮票,都是预期中的热门。现在《毛泽东诞辰90周年》的两枚邮票,已经涨到了30块钱。
喻培华:有些人拿今年跟1998年后市场最差的时候相比,其实相差很远。1995-1996年的那一波牛市,是受“香港回归”这个大题材的影响,带动集邮市场整体走好。那时候邮票市场非常不理性,只要是跟集邮有关的东西价格都在涨。当时广州的集邮市场在中央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人民公园,连保管单车的保管员都在炒邮票,经常有人直接在邮局门口铺上一张布就摆摊卖邮票了。最疯狂的是1997年7月发行的香港回归金箔邮票,这是中国发行的第一枚金箔邮票,这枚邮票7月1日零时开售,当时整个广州地区的邮政网点都有人提前30多个小时去排队。那一波牛市依靠的完全是大众的力量。
到了2009-2011年这一波牛市就完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邮市,庄家操盘,各个板块轮番上涨。这3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邮市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牛市,而且很多板块、很多邮票的价格涨幅非常大。到了2012年经济大环境转差,很多资金抽离邮市,所以市场自然回调了。
孙海平:资金介入邮市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第二轮生肖龙票之前的市场表现。这个邮票原先很不起眼,发行量大、价格低。但因为龙的题材好、有卖点,被邮商看中了。在2012龙年到来之前,邮商提前几年就在市场上大量买入,去年龙票的价格才被炒到那么高。
区锡文:邮票价值的高低,除了看发行量,还看存世量。现在邮票的发行量比起以前少多了,一般保持在1000万套左右。但现在很少有人寄信,邮票没怎么消耗,都集中在集邮这个圈子里,所以从收藏的角度来讲,数量还是不少的。
那么多邮票大家都比较容易买得到,按理说价格不会怎么涨,邮商要赚钱,就只能炒作了。比如说今年最热门的航天题材,之前也发行过几套同题材的邮票,有足够的量可供炒作,自然被邮商看中。还有生肖马邮票,明年是马年,现在第二轮的马票价格都已经涨起来了,这背后都是邮商在操盘。
邮票投资可关注“四小”邮票
区锡文:投资的话,还可以关注“四小”邮票,也就是不同于整版形式的小版张、小型张、小全张和小本票。
孙海平:现在很多人集邮买年册,觉得一网打尽省心,但如果真想达到保值、升值的目的,最好还是买版票和“四小”邮票,这些邮票的数量相对少很多。
小版张是枚数较少的全张邮票。同时应有同图案、同面值的大版张,否则无所谓小版张。边纸上大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文字说明,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具有浓郁的集邮色彩。2000年以前,新中国发行的小版张并不多见。
小型张是指四角带有饰边的单枚小张邮票,单枚成张,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文字说明,大多为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小型张的面值通常较高,增值倍数也比较高。最有代表性的是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目前市场价接近20万元。
小全张指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全套小张邮票,它的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完全相同,边纸上多印有相关的图案和说明文字,大多为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如我国发行的纪50M《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全张、T121《中国历代名楼》小全张、1995-7《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小全张,通常高于面值出售。
如果说前“三小”都是以“张”来计量,那么小本票的形式就与它们有较大的不同了。小本票是将邮票印制成连票形式并装订而成的小册子,它的邮票与原邮票的图案、面值、刷色均相同,只是由于装订裁切造成有一边或两边无齿孔。新中国最早的小本票是1980年6月1日发行的童话《咕咚》小本票,目前市场价接近6000元。
编号票最具升值空间
赵利平:就像区老师刚才所说的,虽然今年邮市总体向下,但一些老票的价格还在涨,平稳之中也孕育着机会。能否跟我们预测一下,哪个板块或者哪个题材,最有可能成为弱市中的黑马?
孙海平:我觉得最有增值空间的应该是“编号邮票”,这个板块以前很少被关注,但现在价格也慢慢涨上来了。编号票其实就是指1970年至1974年期间发行的各种邮票。这个时期的邮票没有完全脱离“文革”时期邮票的色彩,但又开始转向真正的邮票设计,题材开始解除“文革”思想的束缚,有一些很好的主题。
赵利平:但编号票的价格起伏也挺大。1997年春夏之交是中国邮市公认的高潮,当年整个编号票曾创下1.1万元的高价,之后邮市便出现了长达13年的下跌走势,至2005年夏季最低曾一度跌至3800余元,之后才触底反弹的。
区锡文:但现在一套编号票已经涨到了2万多元。目前市场上最贵的是“老纪特邮票”和“文革”票,这两个板块的邮票因为数量稀少、价格高企不太可能下跌,下来机会比较大的就数编号票了。
赵利平:哪个时间段发行的邮票才称之为“老票”?
孙海平:1992年以前发行的邮票都可以称为“老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老纪特邮票、“文革”编号票、JT票,这些邮票的价格是最稳健的。
1992年以后发行的邮票称为“编年邮票”,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是2006年发行的邮票。这一年的邮票题材都很好,包括《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乌兰夫》、《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中国邮政开办110周年》、《和谐铁路建设》、《文房四宝》、《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第二组,目前市场价格都较高。
现在很多新集邮者都是倒退着来集邮的,从易到难,先是收集今年的新邮、编年票,往上收到1992年,难度相对不大。然后是JT票,这个比较难,JT票里面有一些小型张,比如《从小爱科学》,目前的价格已经过万元了。集齐了JT票,接下来就是编号票了。很多人集齐编号票之后就集不下去了,因为老纪特邮票、“文革”票很多都是一套动辄几十万元,极少有人能够集齐全套。
还有一些人专门去收些难度很大的邮票。比如收藏老纪特邮票的人,现在追的是收集带版名的邮票,带有“北京邮票厂”版名的老纪特,要比同样品相但没带版名的老纪特贵上几倍。带版名收藏的难度很大,因为以前邮政卖邮票的时候,首先会把邮票的边边都撕掉,能够留下版名的邮票很少。据我所知,珠三角一些藏家专门收集带版名邮票,他们不惜重金,只要市场上一出现,他们马上就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