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再谈炒作港、澳邮票

[日期:2012-07-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再谈炒作港、澳邮票

    今天是2012年7月2日(周一)。

    推荐炒作港、澳邮票团体所抛出的理由很明了:炒作大陆新邮存在圈钱、放货的风险,炒作港、澳邮票则没有。这好比黑团伙老大说:“最近不要再去抢劫了,改为偷盗吧,省的打打杀杀。”大概在老大的眼里,这个世界要想生活的好,除了抢劫就只有偷盗了。不过我还是头一回听说,这样的“逻辑”竟然来到了集邮者圈子里。推荐炒作港、澳邮票的团体已经抛出了这样的理由。在他们看来,邮品投资若想获利,除了炒作大陆新邮以外,就得炒作港、澳邮票了。事实是这样吗?

    诚然,这几年炒作大陆邮票确实是亏损的人多,但是这就是炒作港、澳邮票的理由吗?为什么不看看投资大陆老票者这几年的收益?以偏概全,用心何其图也?

    炒作港、澳邮票的危险在于如下几点:1、邮票的升值潜力取决于发行国(地区)的需求量。港澳人口只有700多万,集邮者只有几万人,面对几十万的发行量已经是供大于求,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是必然趋势。大陆集邮者众多,自然会成为其销售的首选之地。2、邮票未来的升值潜力在于历史行情走势。1997年之前的港、澳邮票发行量也只有几十万,但是直到今天仍处于打折状态,足见其供大于求的现状。3、大陆投资者不是没有和港澳投资者过过招,1997年的炒发行量只有30万的“港牛”全张和“港牛”小本票的过程已经证明: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参与投机港、澳邮票等于班门弄斧,一败涂地是必然结果。生肖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值得注意的是:港、澳邮票发行方销售制度和大陆不同,实行的是敞开、平价供应,发行量取决于销售量,这也是港、澳邮票发行量随着行情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例如:在1997年前后,炒作高涨时期,发行量可以从一、二十万套增加到上百万套。这种发行制度不利于短线炒作。推荐炒作港、澳邮票团体的重点就是回归以后发行的新邮领域,一旦炒局形成,发行量必然增大,其政策风险可见一斑!

    近年来的种种迹象证明:只有投资大陆老票才是最佳的选择。其发行量虽然比港澳邮票多三、五倍,但是对应的集邮需求群体数量却是港、澳的一百倍!13亿人口的通信消耗量也远远大于港、澳。在大陆老票没有达到超级行情之前,贸然投资港、澳邮票无异于飞蛾扑火。(转载请注明“毕氏邮品网“)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最新买盘价格快报
下一篇:警惕自制错版人民币行骗花招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