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新邮预报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 特种邮票即将发行

[日期:2025-05-22] 来源:上海集邮总公司  作者: [字体: ]

中国邮政拟定于2025年6月21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特种邮票1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名称为:大盂鼎、中山王图片1.png 铁足鼎、石鼓·吾车刻石、琅琊刻石,小型张图案名称为:何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古代书法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它不仅是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思想和哲学观念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书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五种主要的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并且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美学价值。青铜器、碑、帖都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铭文和碑刻因其材质的坚硬耐久,成为书法艺术传承的重要形式;而则因为便于复制和流传,使得书法艺术得以广泛传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套邮票精选五件文物,通过其青铜铭文与石刻文字拓片,传递千年篆韵。


1.jpg

大盂鼎因作器者为西周康王之臣盂而得名,以其浑厚庄重的金文位列首枚,笔画丰腴挺拔,堪称西周早期金文书法艺术杰出代表。


2.jpg

战国中山王图片1.png铁足鼎的外壁刻满了77行铭文,共计469个字,是目前发现的铭文最长战国青铜器,铭文展现绮丽飘逸的装饰趣味,是先秦古文字精品奇珍。


3.jpg

石鼓是形似圆鼓的一组花岗岩刻石,秦人曾在十面鼓形巨石上刻下十首四言诗,记述君主的游猎盛景,吾车为其中一面,石鼓文作为石刻之祖,记录了大篆向小篆过渡的笔意。


4.jpg

琅琊刻石则留存李斯小篆的典范,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是秦朝统一全国文字的典范之作,虽仅存秦二世诏书部分,仍可窥见“书同文”的历史印记。


5.jpg

小型张选用西周何尊,其“宅兹中国”铭文不仅是中国”一词最早实物与文献见证,也成为中国邮政标志设计灵感来源。


10.jpg

该套邮票由邢文伟设计,小型张由马立航设计,干止戈编辑。



资料来源: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政业务部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邮票图稿公布
下一篇: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