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史诗的见证--《长征》大本册(许少荣)

[日期:2009-03-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奇迹、壮举,是人类社会可歌可泣的史诗,她在军事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她是中华民族危亡的转折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民族的独立、今天的富国强兵,皆源于这次大转移的伟大胜利,可以这么说,长征的胜利,任何过誉的语言都不为过。

    国家邮政局鉴于历次发行邮票的严谨性、严肃性不能百分之百得以保证,特别请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研处编辑了整个长征的史料,使得整本邮册具备结构严谨、行文严肃、体例一致;并由邮票设计名家郝旭东担纲设计,囊括了著名画家刘向平、艾中信、黄乃源、高泉、蔡亮、张自嶷等名家的名作,然后编撰出一本洋洋大观、几十大页的大邮册,并在前言里,开宗明义点了大家典藏的是邮票珍品。该本《长征》大本册融美观、大方、得体、严肃于一册,难怪有邮友称之为邮票里的“大器”。

   “高于小型张、不是小型张;高于小本票,不是小本票,是个新类。”这是我一再描述这本《长征》大本册的重大特征和突出位置,她也是国家邮政局倾力打造的一款新系列,为了便于分类,我们暂把她叫“DBC-1”,相信随着认识的一再提高,集藏人数的几何级增长,该本“大器“很快就会高于70/本的国家售价,那么,系列的第二本再次发行也就水到渠成的了。

    判断一个邮票的价值,量是决定性的标准,35万的发行量,减去5万另外包装的邮展消耗,从相类似的板块小型张桂花无齿小型张56万发行量,现在站于160元/枚一线判断,她具备“高于小型张、高于小本票”,独出一个新系列里,收藏、投资价值大不大?市场定价的合理位置在哪里?相信大家很快能作出好的判断。



阅读:
录入: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三月八号卢工邮市综述:润土
下一篇:三月九号卢工邮市综述:润土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