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5日上午,东北山城的双鸭山市(第十九中学)发生了一起教师被杀案件。令人震惊的是杀人凶手竟是被害者的学生;而杀人的地点竟是班级教室的讲台旁!这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临终前一直睁大着双眼,那眼神中充满了惊讶!
办案的刑警告诉我:那位女教师年仅35周岁,她完全是在没有戒备的状态下遇害的;行凶的学生也年仅15周岁,但身高已一米八以上;下课时,他突然窜上讲台,一只胳膊搂住老师的脖颈,另一只手持刀,只一刀就刺断了老师的右胸动脉------
听着刑警的叙述,我的心在颤抖。从事政法工作十余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案件,杀人、绑架、爆炸、抢劫------案情凶险者亦有许多;但从未有一起象这一案件震撼了我的心灵!
我为那名遇害的女教师感到惋惜!我为那名行凶的学生感到痛心!!为我们国家现行的基础学校教育模式感到困惑!!!
一、老师,您死得太可惜了!
遇害的老师姓汪,是一名语文教师。平日教学认真,工作积极,军婚。出事当天上午第三节课,她到三年八班上课。遇到一位男生不听课,趴在桌上睡觉。她叫起了他;并批评了几句。“挺大个个子,上课睡觉,你好意思吗?”那名学生很不满地摔了一下书。她就又批了几句。接下来,她像往常那样继续讲课。直至下课她突然遇害。很多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都对这位老师给予了极大的同情。我也一样。可是,随着对案情的进一步了解。我的思绪如潮水翻涌,不能平息。
事情的起因是:在汪老师上课前,那名男生就已遭到两位老师的批评:第一节课,班主任在全班同学的面前严厉批评了他;第二节课,任课的外语老师批评了他;他都默默忍受了,未作任何辩解;而且,在这之前十天左右,这名学生与校外人员发生过冲突,已在书包里准备了刀具自卫。假如汪老师上课时能够再细心点,注意观察一下被批评学生的神情反应;假如老师能多一点耐心,对睡觉的学生关切地问上一句“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假如老师批评的话不那么多不那么刺耳------假如,或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老师啊,你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带着对你学生的惊讶,匆匆地离去了------没有留下一句话。你可知道,您扔下的不仅仅是你爱人终生的悲痛,还有您幼子此生难以补缺的缺失啊。您带走了太多善良人的遗憾,太多家乡人的惋惜,太多好学生的憧憬啊!您学富五车,本可以为国为民多育良才;您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本可以创造更多美好,却死于这样一个偶然事件;您死得太可惜了,太不值了!
二、那名学生的人生太没意义了!
作为学生,你的成绩一直是优秀的。这足以说明你的智商没有任何问题。你的身体已经发育到一米八零以上,想必心理也应该比别的同学要成熟。你是要自尊,听说你也很有爱心,还常爱打抱不平。可不管怎么样,受到再多的批评也没有理由跟老师动刀啊。生活对你来说就像一朵刚刚绽放的花蕾,你怎能忍心亲手将其碾碎?即使你不被处以极刑,但长期的监狱生活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是人人都能想象的。再退一步说,即使监狱生活没有引导你走向阴暗;但终生背负一个杀害老师的罪名,你以后的日子怎能抬起头?
三、初中的学校教育急需改革!
其一,教书、育人应同等重要。
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初中在人的一生中是比较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好多学生在这一阶段要完成青春期发育,更因为在这一阶段要形成学生的审美观。这就要求初中必须教书育人同等对待,甚至育人要重于教书。可我们周围的现实是什么?初中成了高考预科,每天做题考试、考试做题,甚至有的老师星期天还要求学生有偿补课(还是做题)。全然不管学生的心理、身体承受能力,许多天才的智慧火花就是在这种枯燥的做题模式中被扼杀了。
那名出事的学生,事前与校外学生打架,以及他长期与父母分居(住辅导站),感到人身要受到伤害,而准备了凶器------等等诸多情况;学校没有人过问(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他作为受教育者,首先应得到的关注没有得到。他作为学生(未成年),像幼苗,应首先得到阳光和雨露,他也没有得到。他在学校每天听到看到的就是读书做题。他的心理被人为的扭曲了。这种扭曲,缘于育人工作的缺失。如果这种现状不改变,那类似的悲剧可能还会重演!
其二,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是互动性的。老师要教的好,必须要有学生认真的学。而要保证这一点,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气氛。师生之间应是朋友。可现实生活中,多数老师喜欢师道尊严。教师乐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管得多,爱得少。这样,疏远了师生关系。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假如与出事有关的三位老师能有一位是与那名学生保持了良好师生关系的,那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其三,教育主管部门责任重大。
作为主管教育的政府机构教育局,对中小学的一切事物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人身保障、学生犯罪预防、避免填鸭式教学、取消科举式考试、培养多素质人才------等等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他们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他们现在做得也太少了,太不够了。
林友2007年记于双鸭山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