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世界第二只人工饲养长江江豚在武汉降生

[日期:2007-06-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核心提示:6月2日14时20分,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一头长约70厘米,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顺利地从母体中分娩而出。这是世界上第二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

6月2日,母江豚带领小江豚在水中游弋。

6月2日,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
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

新华网6月3日报道 6月2日14时20分,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一头长约70厘米,重约5公斤的雄性小江豚顺利地从母体中分娩而出。这是世界上第二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

水生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说,这证明了在人工环境下长江江豚通过自然交配进行成功 繁殖并非偶然,如果这头江豚能健康存活下来,意味着中国对世界淡水鲸类在人工条件下的成功繁殖研究,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

这头成功分娩的母豚是1999年从湖北省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引入的,今年已满9岁,曾于2005年7月顺利诞下世界上第一头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长江江豚。科研人员通过监测和观察,确定此次该母豚怀孕时间为去年6月20日左右,怀孕期约为11个半月。

2日上午,母豚出现分娩征兆,食欲不佳,在饲养池中独自缓慢游动,常在游动时弯曲身体。12时25分左右,科研人员发现母豚体外有一小段尾叶露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1小时55分钟之后,随着脐带扯断,小江豚顺利滑出母体,跃出水面。

王丁说,由于有过上次的生产经验,这次母豚不但生产时间缩短,还会主动照顾幼豚,带其游泳。

目前母豚和幼豚行为都很正常,但母豚身体还较虚弱,幼豚也没有度过脆弱期。之后到来的母豚胎盘娩出和哺乳期,对幼豚来说将非常关键。科研人员们正在对它们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护,并继续加强母豚的营养。一个月后,小江豚将进入安全期。

长江江豚是仅生活在长江及其通江湖泊中的唯一江豚淡水亚种。近年来,其种群数量正以每年7.3%的速度下降,目前长江中仅存约1100至1200头,不足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半。

中科院水生所已成功饲养江豚11年,加上这头新生幼豚,目前馆内已生活有6头江豚。 woo

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

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
6月2日,工作人员在池边照料新生江豚
 
 


阅读:
录入:007com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重庆一男孩特异功能 手脚关节能反向折叠
下一篇:走近科学:孩子,你要拉住我的手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