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6 时,台北介寿路准时响起“中华民国国歌”,青天白日满地红之旗徐徐升起。
那里是“总统府”的所在地。路名为“介寿路”,是纪念蒋介石6O 诞辰时取的。“总统府”原来是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也改称“介寿馆”。蒋介石在1950 年3 月1 日复任“总统”时,便在介寿馆三楼办公。
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忽然出现一本不平凡的书,书名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乃海峡彼岸他的政敌毛泽东。
痛定思痛,蒋介石检讨着自己在大陆失败的原因。蒋介石此时此际,认识到自己在发动内战之初所实行的“速战速决~全国进攻”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蒋介石说:“我们在进攻中虽然占领了许多城市,却要处处设防,尤其是交通要点的后方基地更须置重兵据守,每处至少布释了团以上兵力,我们的兵力就这样被四处分散,并目.都成了不能机动使用的‘呆兵’,雨共军则能随时集中主力.采取主动,在我们正面积极活动,伺机突袭,将我各个击破。”
在此之前,蒋介石也曾这样说过:“国军处处设防,备多力分,形成处处薄弱之虞〔〕 **乘此弱点,乃‘以大吃小’之战法,集中其全力攻击我薄弱之一点,于是屡被其各个击破,此所以逐渐造成今日严重之局势。”
蒋介石在作了这些战略检讨之后,认为:“我们初次失败并不是被**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蒋介石总结了 四条“自己打倒自己”的原因:
第一,是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
第二,是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
第三,是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
第四,是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蒋介石反思了自己的军队,总结了高级将领们的七大缺点:
一、本位主义;
二、包办主义;
二、大而无当,粗制滥造;
四、含糊笼统,不求正确;
五、因循苟且,得过且过;
六、迟疑犹豫,徘徊却顾;
七、主观自大,固步自封。
由此,蒋介石认为,他的军队也就成了 “六无”之军,即“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白此,蒋介石认为,军人们也就成了“六无”之军人,即“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由此,蒋介石得出结论:“非失败不可。”
蒋介石说:“我们的几百万军队,没有同共军作过一番较量,就被解决了,无数优良的装备送给了共产党,用来消灭我们自己。”
蒋介石又反思了国民党。他总结了国民党的散漫、腐朽:“党内不能团结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磨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致整个的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解,彻底崩溃。”
为此,蒋介石在1950 年,着手成立了“国民党改造案研究小组”。
为此,蒋介石在1950 年3 月,向2000名国民党中高级干部,发表了长篇演说。他的演说分三大部分:
一、虚心接受中国大陆失败的教训。
二、不惜牺牲感情与颜面,彻底改造。
三、他自己将鞠躬尽瘁,争取最后胜利。
蒋介石的演说,使座中不少人涕泪满面……
1949 年8 月5 日,美国(白皮书》 的发表,不仅深深激怒了毛泽东,他为此写了一系列文章抨击《 白皮书》 ,而民也深深激怒了蒋介石,因为(白皮书)用相当多的篇幅批评蒋介石的无能!最使蒋介石恼火的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居然如此“目中无蒋”。艾奇逊把国民党的惨败,归结为“其领袖不能应变,其军队丧失斗志,其政府不为人民所支持”。
一句话,美国政府此时所实行的政策曰“抛蒋”。
在他的日记中,悄悄地发泄他对于(白皮书)的愤感。<白皮书》 发表之际,蒋介石正在韩国访问。蒋介石在8 月6 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到韩国后.更觉定静光明,内心澄澈无比,是天父圣灵与我同在之象征也:,对美国《 白皮书》可痛可叹,对美国务院此种措置,不仅为其痛惜,不能不认为其主持者缺乏远虑,自断其臂而已。”
蒋介石还恨恨地写道:
“甚叹我国处境,一面受俄国之侵略,面美国对我又如此轻率,若不求自强,何以为人?何以立国?而今实为中国最大之国耻,亦深信其为最后之国耻,即可由我受之,亦可由我渝雪也。”
回到台湾后蒋介石得以细细阅读《 白皮书),他在8 月10 日的日记中,连着骂了马歇尔、艾奇逊和杜鲁门:
“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以随其心,而亦不知其国家之信义与外交卜应守之规范;其领导世界之美国总统杜鲁门竟准其发表此失信于世之《巾美关系白皮书》 ,为美国历史上,留下莫大之污点二此不仅为美国悲,而更为世界前途悲矣。”
随着<白皮书》 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蒋介石实在忍无可忍,终于以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名义发表声明,斥责美国政策落井下石。
美国政策实行“抛蒋”,其原因有几点:
一是艾奇逊所说的,蒋介石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美国在蒋介石身上花了那么多的钱,那些钱如同扔进水里。
二是美国政府实行扶李。也正因为这样,李宗仁以治病名义,于1949 年11 月26 日申请赴美就医,翌日,美国国务院就表示同意他人境治病。
三是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守不住台湾,中共会迅速攻下台湾。1949 年12 月23 日,美国国务院发出的第二十八号密令,作了这样的估计;“台湾的失陷已在广泛预期中,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台湾民政和军事情势趋于恶化的事实,益增强了这种预期。”既然台湾保不住,美国政府也就冷眼对待蒋介石。
正因为这样,当国民政府迁往台北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一直住在美国,而在台北只有一名领事级的代表而已。不过,美国政府对于毛泽东,也充满敌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10 月4 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美国只承认国民政府为合法政府的政策。”
1949 年12 月23日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对军方人员的谈话中,对中国形势作了这样的估计:
“必须承认,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控制着全中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民党自己崩溃。”
艾奇逊主张,“在中国问题上眼光要放远一点。”
1950 年1 月5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份新闻公告,宣布了美国对台政策。这一公报,极为重要。杜鲁门宣告美国无条件地承认福摩萨(即台湾)为中国领土,然后宣告:
美国对福摩萨或任何其他中国领土都没有野心。在目前,美国不想在福摩萨取得特别权利或特殊利益或建立军事墓地。它也无意使用它的武装部队来干预当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来取导致卷入中国内战的方针。
同样地,美国政府将不向在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拨助或军事顾问:在美国政府看来,福摩萨的资源足以使他们能够得到他们认为保卫该岛所必需的东西。美国政府建议,根据现行的立法授权继续执行经济合作署目前的经济援助计划。
杜鲁门的这一公开声明,等于表示,如果毛泽东以武力进攻台湾,美国将袖手旁观,不以武力加以干涉。
杜鲁门的这一公开声明,无疑使蒋介石雪上加霜。这样,美国政府既“抛蒋”又“弃台”。〕
正在美国请求援助的宋美龄,此刻在美国如同在冰水中。她不得不在l 月13 日离美返台。而杜鲁门居然在白宫设宴,请李宗仁以“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身份赴宴,简直把蒋介石的鼻子气歪了… …
美国政府还下令,撤离美国在台侨民。这表明,在美国政府眼里,毛泽东进攻台湾已是近在眼前了。
美国政府甚至准备在巾共打下台湾之后,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那里是“总统府”的所在地。路名为“介寿路”,是纪念蒋介石6O 诞辰时取的。“总统府”原来是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也改称“介寿馆”。蒋介石在1950 年3 月1 日复任“总统”时,便在介寿馆三楼办公。
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忽然出现一本不平凡的书,书名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作者乃海峡彼岸他的政敌毛泽东。
痛定思痛,蒋介石检讨着自己在大陆失败的原因。蒋介石此时此际,认识到自己在发动内战之初所实行的“速战速决~全国进攻”犯了战略性的错误。
蒋介石说:“我们在进攻中虽然占领了许多城市,却要处处设防,尤其是交通要点的后方基地更须置重兵据守,每处至少布释了团以上兵力,我们的兵力就这样被四处分散,并目.都成了不能机动使用的‘呆兵’,雨共军则能随时集中主力.采取主动,在我们正面积极活动,伺机突袭,将我各个击破。”
在此之前,蒋介石也曾这样说过:“国军处处设防,备多力分,形成处处薄弱之虞〔〕 **乘此弱点,乃‘以大吃小’之战法,集中其全力攻击我薄弱之一点,于是屡被其各个击破,此所以逐渐造成今日严重之局势。”
蒋介石在作了这些战略检讨之后,认为:“我们初次失败并不是被**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蒋介石总结了 四条“自己打倒自己”的原因:
第一,是内部不能精诚团结,因之予奸匪以分化挑拨的可乘之机。
第二,是违反国父遗教,大家不以服务为目的,而以夺取为目的。
第三,是丧失了革命的党德,不能以个人自由与能力,贡献于革命大业。
第四,是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不知道民族道德力量,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蒋介石反思了自己的军队,总结了高级将领们的七大缺点:
一、本位主义;
二、包办主义;
二、大而无当,粗制滥造;
四、含糊笼统,不求正确;
五、因循苟且,得过且过;
六、迟疑犹豫,徘徊却顾;
七、主观自大,固步自封。
由此,蒋介石认为,他的军队也就成了 “六无”之军,即“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白此,蒋介石认为,军人们也就成了“六无”之军人,即“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气节”。由此,蒋介石得出结论:“非失败不可。”
蒋介石说:“我们的几百万军队,没有同共军作过一番较量,就被解决了,无数优良的装备送给了共产党,用来消灭我们自己。”
蒋介石又反思了国民党。他总结了国民党的散漫、腐朽:“党内不能团结致,同志之间,派系分歧,利害磨擦,违反党纪,败坏党德,以致整个的党,形成一片散沙,最后**乘机一击,遂致全盘瓦解,彻底崩溃。”
为此,蒋介石在1950 年,着手成立了“国民党改造案研究小组”。
为此,蒋介石在1950 年3 月,向2000名国民党中高级干部,发表了长篇演说。他的演说分三大部分:
一、虚心接受中国大陆失败的教训。
二、不惜牺牲感情与颜面,彻底改造。
三、他自己将鞠躬尽瘁,争取最后胜利。
蒋介石的演说,使座中不少人涕泪满面……
1949 年8 月5 日,美国(白皮书》 的发表,不仅深深激怒了毛泽东,他为此写了一系列文章抨击《 白皮书》 ,而民也深深激怒了蒋介石,因为(白皮书)用相当多的篇幅批评蒋介石的无能!最使蒋介石恼火的是,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居然如此“目中无蒋”。艾奇逊把国民党的惨败,归结为“其领袖不能应变,其军队丧失斗志,其政府不为人民所支持”。
一句话,美国政府此时所实行的政策曰“抛蒋”。
在他的日记中,悄悄地发泄他对于(白皮书)的愤感。<白皮书》 发表之际,蒋介石正在韩国访问。蒋介石在8 月6 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到韩国后.更觉定静光明,内心澄澈无比,是天父圣灵与我同在之象征也:,对美国《 白皮书》可痛可叹,对美国务院此种措置,不仅为其痛惜,不能不认为其主持者缺乏远虑,自断其臂而已。”
蒋介石还恨恨地写道:
“甚叹我国处境,一面受俄国之侵略,面美国对我又如此轻率,若不求自强,何以为人?何以立国?而今实为中国最大之国耻,亦深信其为最后之国耻,即可由我受之,亦可由我渝雪也。”
回到台湾后蒋介石得以细细阅读《 白皮书),他在8 月10 日的日记中,连着骂了马歇尔、艾奇逊和杜鲁门:
“马歇尔、艾奇逊因欲掩饰其对华政策之错误与失败,不惜彻底毁灭中美两国传统友谊,以随其心,而亦不知其国家之信义与外交卜应守之规范;其领导世界之美国总统杜鲁门竟准其发表此失信于世之《巾美关系白皮书》 ,为美国历史上,留下莫大之污点二此不仅为美国悲,而更为世界前途悲矣。”
随着<白皮书》 在世界上产生广泛的影响,蒋介石实在忍无可忍,终于以国民政府外交部的名义发表声明,斥责美国政策落井下石。
美国政策实行“抛蒋”,其原因有几点:
一是艾奇逊所说的,蒋介石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美国在蒋介石身上花了那么多的钱,那些钱如同扔进水里。
二是美国政府实行扶李。也正因为这样,李宗仁以治病名义,于1949 年11 月26 日申请赴美就医,翌日,美国国务院就表示同意他人境治病。
三是美国政府认为蒋介石守不住台湾,中共会迅速攻下台湾。1949 年12 月23 日,美国国务院发出的第二十八号密令,作了这样的估计;“台湾的失陷已在广泛预期中,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台湾民政和军事情势趋于恶化的事实,益增强了这种预期。”既然台湾保不住,美国政府也就冷眼对待蒋介石。
正因为这样,当国民政府迁往台北时,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一直住在美国,而在台北只有一名领事级的代表而已。不过,美国政府对于毛泽东,也充满敌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10 月4 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美国只承认国民政府为合法政府的政策。”
1949 年12 月23日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对军方人员的谈话中,对中国形势作了这样的估计:
“必须承认,中国共产党事实上控制着全中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民党自己崩溃。”
艾奇逊主张,“在中国问题上眼光要放远一点。”
1950 年1 月5 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一份新闻公告,宣布了美国对台政策。这一公报,极为重要。杜鲁门宣告美国无条件地承认福摩萨(即台湾)为中国领土,然后宣告:
美国对福摩萨或任何其他中国领土都没有野心。在目前,美国不想在福摩萨取得特别权利或特殊利益或建立军事墓地。它也无意使用它的武装部队来干预当前的局势:,美国政府不会来取导致卷入中国内战的方针。
同样地,美国政府将不向在福摩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拨助或军事顾问:在美国政府看来,福摩萨的资源足以使他们能够得到他们认为保卫该岛所必需的东西。美国政府建议,根据现行的立法授权继续执行经济合作署目前的经济援助计划。
杜鲁门的这一公开声明,等于表示,如果毛泽东以武力进攻台湾,美国将袖手旁观,不以武力加以干涉。
杜鲁门的这一公开声明,无疑使蒋介石雪上加霜。这样,美国政府既“抛蒋”又“弃台”。〕
正在美国请求援助的宋美龄,此刻在美国如同在冰水中。她不得不在l 月13 日离美返台。而杜鲁门居然在白宫设宴,请李宗仁以“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身份赴宴,简直把蒋介石的鼻子气歪了… …
美国政府还下令,撤离美国在台侨民。这表明,在美国政府眼里,毛泽东进攻台湾已是近在眼前了。
美国政府甚至准备在巾共打下台湾之后,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