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下城的前身是人防工事,始建于1969年。地下城工程,历时十年,于1979年完工。分为三个防御工事小区,并通往市区的四面八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防空地道网。
出于备战考虑,北京从1969年开始在前门地区修建防空洞,当时住在附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在不借助机械的情况下于1979年修建挖成了这个巨大的防空洞。地下城距地面八米,最深处可达十几米,宽两米,全长三十余公里,可容纳三十余万人。因工程量巨大,设施齐全,被称为“地下城”。
地下城有近七十处被鉴定拥有丰富的地下水,在需要时,只要往下挖数米,便可取得源源不绝的地下水。城内两千三百个特别设计的通风孔,可以源源不绝把新鲜的空气输入地下城。地下城中,也设有电影院、理发室等等,每座电影院每次可以容纳三百人。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可以直通行政中心、紫禁城、天安门和火车站。
地下城1980年利用人防工事的一部分空间开办了前门工艺美术服务部,经营文房四宝,珐琅玉器、珠宝首饰、名人字画,旅游药材和其它各种工艺品,同时开设了中医咨询、图章刻印等服务项目。现在该服务部已经无处可寻,地下城目前内设丝绸加工厂。
地下长城比河北冉庄地道战的地道要大一倍,高2.5米,最窄的地方能容3个人并排行走,最宽的地方能容下5个人,有的地方甚至可以通过一辆吉普车。此外,地下长城顶部每隔5米就有一个节能灯。地下长城的每个通道交汇处都有一个约十平方米的“储藏室”,被命名为“弹药库”、“军需库”、“战备医院”等。
由于地下城的很多出口都因地上建筑物被封住,目前的两个出口分别在前门西打磨厂胡同和天坛公园。开放的大约是一公里左右的长度,大概的范围东西分别到达崇文门和前门地铁,南到天坛附近。在地下城里,甬道四通八达,很多线路并未开放,地下长城的地面上铺着红色的防滑毯,只要沿着红色防滑毯走,就不会迷路。
北京地下长城从1980年开始成为涉外旅游景点,但由于当时的北京市民大多数都参加过修建,所以很少有市民会去参观,久而久之形成了地下城只接待“外宾”的习惯。
毫不起眼的门脸
每个通道交汇处都有的储藏室,有弹药库、军需库、电影院等
参观路线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的雕像和画像
只要沿着红色防滑毯走,就不会迷路
地下城宽两米,全长三十余公里,可容纳三十余万人
地下城宽两米,全长三十余公里,可容纳三十余万人
墙上悬挂着毛泽东的老照片
孙中山的老照片
“十大元帅”的老照片
一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老军用品也都随处可见
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