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女人是主动选择走上政治舞台的,譬如汉代的吕雉、唐代的武则天,她们的性别劣势并不能遏制其心中的权力欲火;但也有一种女人是被动陷于政治漩涡的,譬如赵姬。对吕不韦而言,她是政治投资的筹码;对子楚(又做“异人”)而言,她是泄欲释压的工具;对嬴政而言,她是显其仁孝之心的道具;而对一些有政治野心的人而言,她的举止言行又成了夺权争势的借口。赵姬,终其一生,都不过是政治棋盘上的一粒棋子。
她是吕不韦的投资筹码
赵姬的真实姓氏无从考证,因她是赵国人,后又成为吕不韦的姬妾,故被称为“赵姬”,也有“薛姬”一说。
关于赵姬的出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赵姬出身富贵之家。《史记》中曾出现过“其(即吕不韦)姬邯郸豪家女”、“赵豪室之女”字样。也有人说赵姬乃先秦十大名将赵奢的孙女,只是这种缺乏史料支持的说法难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更为人熟知的版本是赵姬曾经流落烟花。《战国策•秦卷五》中提到,赵姬是邯郸的歌舞妓。
不管赵姬出身何处,在遇到有“古代职业经理人”之称的吕不韦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时,女人最搞鬼的身份莫过于皇太后,最卑贱的莫过于沦落到青楼。这两个极端阶层的人似乎沾不上关系,“贵族”与“贱民”间的地位、荣誉相差甚远。不过,人之一生,大起大落——今朝富贵,也许明日即败,譬如从皇太后沦为妓女的北齐胡太后。当然,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今朝贫寒,明日飞黄腾达之人,譬如从歌舞妓变身皇太后的赵姬。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出于商人的本性,在知悉秦昭王孙子楚正居于邯郸为赵国质子后,吕不韦打起了如意算盘。在他看来,眼下潦倒无依的子楚却是奇货可居,若能助其为秦王,自己在秦国必定扶摇直上。于是,吕不韦决心与子楚结交以获利——他带着千金造访,并逐步获得子楚的信任。在得到吕不韦助其为適嗣的承诺后,子楚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接下来,时为吕不韦姬妾的赵姬出场了,她的命运在一席间改变。《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言:“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子楚对美丽善舞的赵姬一见钟情,想将其据为己有。乍听此言,身为男人,吕不韦大怒,但作为商人,他却从中嗅到了利益的气息。”我已经为你倾家荡产了,难道还会在乎一个女人吗?”吕不韦这样回应子楚的请求。较之常人,他更能克制自己对女人的欲望。当时,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如同一件物品,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她是被押上的政治筹码之一。如果将吕不韦比喻为政治导演,那么,赵姬就是吕氏剧目中必不可少的政治演员。
她是野心家的夺权借口
二千多年前,一段“邯郸献姬”的故事上演了,而这故事竟也埋下了一个千古之谜。二千多年来,关于嬴政的身世一直流传着诸多说法。由于现存文献提供的证据都不足以定谳,历史学家难言定论。坚称“秦始皇系出吕门”者有《史记》、《汉书》两部正史撑腰,还有《资治通鉴》站台支持,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推理缘由。
秦昭王48年(公元前259年),赵姬产下一子,即为后人知的秦始皇嬴政。关于嬴政的身世,一说其为吕不韦之子,此说法初现于长安君成f的讨秦檄文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尸。”如史料所述,成蟜在进攻赵国的途中谋反,并由大将樊于胡写出檄文通告,言吕不韦施移花接木之计,阴谋夺取秦国政权。
“嬴政乃吕氏之子”的传言并没有随着成蟜兵败自杀而渐去。时隔多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其(即吕不韦)姬……有娠而献于子楚。生始皇。”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再着笔墨:“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这无疑在昭告世人,嬴政为赵姬与吕不韦之子。
古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信了《史记》的记载,“吕不韦娶邯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即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汉书》的作者班固索性将嬴政称为“吕政”。南朝裴驷在《史记集解》中对这一称呼做出了解释:“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今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也公开认定“嬴政为吕不韦之子”。
与之相对的,明代学者汤聘尹在《史稗》中直指“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一说是“战国好事者为之。”同为明代人的王世贞在《读书后记》中提出或吕不韦为长保富贵,或其门客为泄愤,故意编造出嬴政是私生子的说法。
此外,《史记》中一言语不明之处亦成为争论的焦点。《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的字句。唐代的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引用晋代徐广与东汉史家谯周的说法,将“大期”解读为12个月。古人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许多人看来,使“赵姬怀孕12个月产之”变得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赵姬是在被献于子楚后才怀有身孕的。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曾怀疑吕不韦为嬴政生父之事。在他看来,此事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缺乏旁证,而且此事雷同春申君黄歇的故事。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家臣李园将自己的妹妹送与其。此后,李园献计让黄歇将已怀孕的妹妹献与无嗣的楚考烈王。一旦产下儿子,必为太子,则黄歇等便可窃国,此计终获成功。
其实,今人对嬴政是否为吕出的争论均为学术争鸣。不论结论如何,都不会撼动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但古时,嬴政的身世却常常成为政治工具。倘若嬴政与吕不韦有血缘关系,那么,其一,这说明嬴政不是秦王室的嫡传,他的“仇家”自然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其二,吕不韦可以凭借亲情取得嬴政的支持,进而增强斗争实力,与对手长信侯嫪毒周旋;其三,这能够解六国为秦所灭之恨,六国之人吕不韦用计让其子夺取了秦国江山;其四,汉代以后的资料多认为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用郭沫若的话说,这一说法是西汉吕后为夺权而编造、散布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天下本属吕家,现被刘家夺去,理应由吕家再夺回来。
对于嬴政的身世,最具发言权的应该是他的母亲赵姬。只是,在政治面前,赵姬或不能说出真相,又或那真相早已无足轻重。
她是嬴政的作秀道具
公元前246年,嬴政继位,“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嬴政将国事委任于吕不韦,并尊其为“仲父”。与此同时,年轻守寡的赵姬与吕不韦暗通款曲。《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其后,因担心私情败露危及自己的地位,吕不韦将擅于淫乐的嫪毒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毒居之。宫室车马苑囿驰猎恣毒。事无小大皆决於毒。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毒国。”不难看出,赵姬的恩宠成为嫪毒发展自身势力的保护伞,他甚至开始谋划为自己的儿子夺取王位。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中记载,有一次,嫪毒“与侍中左右贵臣博弈饮酒”,一言不合,嫪毒“瞋目大叱”:“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
公元前238年,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御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这一政变阴谋被嬴政得知,他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率兵攻击嫪毒及其党徒,并最终大败叛军于咸阳城外。嫪毒被车裂,宗族被除杀,其死党中的卫尉、内吏、中大夫令等20人被“枭首”,4000余家被夺爵流放于蜀地。除此之外,嫪毒与赵姬所生二子被杀,嬴政将赵姬视为嫪毒同谋。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传》中这样写到:“太后用玺党逆,不可为国母,减其禄风,适居于椷阳宫。此乃离宫之最小者。以兵三百人守之,凡有人出入,必加盘诘。太后此时,如囚妇矣,岂不丑哉。”
齐人茅焦见嬴政幽禁赵姬,便到秦宫求谏,而此前已有27人因为太后求情而死。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茅焦指出,秦国正致力于统一大业,如今,秦王对亲母的狠毒不但难令六国降服,还有可能使其团结抗秦。闻听此言,嬴政甚觉有理,他不但赦免了茅焦的死罪,让其位列上卿,还“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不过,嬴政请相国吕不韦就藩,断绝其与赵姬的旧情。不久,嬴政又因担心吕不韦东山再起而令其再迁蜀地,终逼得吕不韦在公元前235年自杀而死。公元前228年,赵姬去世。在统一天下自立为皇帝后,嬴政追封其母为帝太后。
她是吕不韦的投资筹码
赵姬的真实姓氏无从考证,因她是赵国人,后又成为吕不韦的姬妾,故被称为“赵姬”,也有“薛姬”一说。
关于赵姬的出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赵姬出身富贵之家。《史记》中曾出现过“其(即吕不韦)姬邯郸豪家女”、“赵豪室之女”字样。也有人说赵姬乃先秦十大名将赵奢的孙女,只是这种缺乏史料支持的说法难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更为人熟知的版本是赵姬曾经流落烟花。《战国策•秦卷五》中提到,赵姬是邯郸的歌舞妓。
不管赵姬出身何处,在遇到有“古代职业经理人”之称的吕不韦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时,女人最搞鬼的身份莫过于皇太后,最卑贱的莫过于沦落到青楼。这两个极端阶层的人似乎沾不上关系,“贵族”与“贱民”间的地位、荣誉相差甚远。不过,人之一生,大起大落——今朝富贵,也许明日即败,譬如从皇太后沦为妓女的北齐胡太后。当然,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今朝贫寒,明日飞黄腾达之人,譬如从歌舞妓变身皇太后的赵姬。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出于商人的本性,在知悉秦昭王孙子楚正居于邯郸为赵国质子后,吕不韦打起了如意算盘。在他看来,眼下潦倒无依的子楚却是奇货可居,若能助其为秦王,自己在秦国必定扶摇直上。于是,吕不韦决心与子楚结交以获利——他带着千金造访,并逐步获得子楚的信任。在得到吕不韦助其为適嗣的承诺后,子楚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接下来,时为吕不韦姬妾的赵姬出场了,她的命运在一席间改变。《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言:“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子楚对美丽善舞的赵姬一见钟情,想将其据为己有。乍听此言,身为男人,吕不韦大怒,但作为商人,他却从中嗅到了利益的气息。”我已经为你倾家荡产了,难道还会在乎一个女人吗?”吕不韦这样回应子楚的请求。较之常人,他更能克制自己对女人的欲望。当时,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她们如同一件物品,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她是被押上的政治筹码之一。如果将吕不韦比喻为政治导演,那么,赵姬就是吕氏剧目中必不可少的政治演员。
她是野心家的夺权借口
二千多年前,一段“邯郸献姬”的故事上演了,而这故事竟也埋下了一个千古之谜。二千多年来,关于嬴政的身世一直流传着诸多说法。由于现存文献提供的证据都不足以定谳,历史学家难言定论。坚称“秦始皇系出吕门”者有《史记》、《汉书》两部正史撑腰,还有《资治通鉴》站台支持,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则摆出了各种各样的推理缘由。
秦昭王48年(公元前259年),赵姬产下一子,即为后人知的秦始皇嬴政。关于嬴政的身世,一说其为吕不韦之子,此说法初现于长安君成f的讨秦檄文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尸。”如史料所述,成蟜在进攻赵国的途中谋反,并由大将樊于胡写出檄文通告,言吕不韦施移花接木之计,阴谋夺取秦国政权。
“嬴政乃吕氏之子”的传言并没有随着成蟜兵败自杀而渐去。时隔多年,《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其(即吕不韦)姬……有娠而献于子楚。生始皇。”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再着笔墨:“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这无疑在昭告世人,嬴政为赵姬与吕不韦之子。
古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采信了《史记》的记载,“吕不韦娶邯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即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异人遂以为夫人。”《汉书》的作者班固索性将嬴政称为“吕政”。南朝裴驷在《史记集解》中对这一称呼做出了解释:“吕政者,始皇名政,是吕不韦幸姬有娠献出襄而生始皇,故云吕政。”今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也公开认定“嬴政为吕不韦之子”。
与之相对的,明代学者汤聘尹在《史稗》中直指“嬴政为吕不韦之子”一说是“战国好事者为之。”同为明代人的王世贞在《读书后记》中提出或吕不韦为长保富贵,或其门客为泄愤,故意编造出嬴政是私生子的说法。
此外,《史记》中一言语不明之处亦成为争论的焦点。《史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的字句。唐代的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引用晋代徐广与东汉史家谯周的说法,将“大期”解读为12个月。古人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许多人看来,使“赵姬怀孕12个月产之”变得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赵姬是在被献于子楚后才怀有身孕的。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曾怀疑吕不韦为嬴政生父之事。在他看来,此事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缺乏旁证,而且此事雷同春申君黄歇的故事。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的家臣李园将自己的妹妹送与其。此后,李园献计让黄歇将已怀孕的妹妹献与无嗣的楚考烈王。一旦产下儿子,必为太子,则黄歇等便可窃国,此计终获成功。
其实,今人对嬴政是否为吕出的争论均为学术争鸣。不论结论如何,都不会撼动秦始皇的历史地位。但古时,嬴政的身世却常常成为政治工具。倘若嬴政与吕不韦有血缘关系,那么,其一,这说明嬴政不是秦王室的嫡传,他的“仇家”自然就找到了很好的造反理由;其二,吕不韦可以凭借亲情取得嬴政的支持,进而增强斗争实力,与对手长信侯嫪毒周旋;其三,这能够解六国为秦所灭之恨,六国之人吕不韦用计让其子夺取了秦国江山;其四,汉代以后的资料多认为嬴政为吕不韦之子,用郭沫若的话说,这一说法是西汉吕后为夺权而编造、散布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天下本属吕家,现被刘家夺去,理应由吕家再夺回来。
对于嬴政的身世,最具发言权的应该是他的母亲赵姬。只是,在政治面前,赵姬或不能说出真相,又或那真相早已无足轻重。
她是嬴政的作秀道具
公元前246年,嬴政继位,“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嬴政将国事委任于吕不韦,并尊其为“仲父”。与此同时,年轻守寡的赵姬与吕不韦暗通款曲。《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其后,因担心私情败露危及自己的地位,吕不韦将擅于淫乐的嫪毒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毒居之。宫室车马苑囿驰猎恣毒。事无小大皆决於毒。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毒国。”不难看出,赵姬的恩宠成为嫪毒发展自身势力的保护伞,他甚至开始谋划为自己的儿子夺取王位。汉代刘向所著的《说苑》中记载,有一次,嫪毒“与侍中左右贵臣博弈饮酒”,一言不合,嫪毒“瞋目大叱”:“我乃秦王假父,怎敢与我斗口乎?”
公元前238年,嫪毒“矫王御玺,及太后御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这一政变阴谋被嬴政得知,他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率兵攻击嫪毒及其党徒,并最终大败叛军于咸阳城外。嫪毒被车裂,宗族被除杀,其死党中的卫尉、内吏、中大夫令等20人被“枭首”,4000余家被夺爵流放于蜀地。除此之外,嫪毒与赵姬所生二子被杀,嬴政将赵姬视为嫪毒同谋。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传》中这样写到:“太后用玺党逆,不可为国母,减其禄风,适居于椷阳宫。此乃离宫之最小者。以兵三百人守之,凡有人出入,必加盘诘。太后此时,如囚妇矣,岂不丑哉。”
齐人茅焦见嬴政幽禁赵姬,便到秦宫求谏,而此前已有27人因为太后求情而死。按照《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茅焦指出,秦国正致力于统一大业,如今,秦王对亲母的狠毒不但难令六国降服,还有可能使其团结抗秦。闻听此言,嬴政甚觉有理,他不但赦免了茅焦的死罪,让其位列上卿,还“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不过,嬴政请相国吕不韦就藩,断绝其与赵姬的旧情。不久,嬴政又因担心吕不韦东山再起而令其再迁蜀地,终逼得吕不韦在公元前235年自杀而死。公元前228年,赵姬去世。在统一天下自立为皇帝后,嬴政追封其母为帝太后。